道德教育原则教育知识和能力。

福建教师资格网:福建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学习,包括小学科目考点,建议考生收藏文章查看。

小学德育原则

德育原理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中的必考知识点。给出问题的角度有很多,比如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数较高的是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对每个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题目举了一个描述性的短例子,问这个例子体现了什么样的道德原则。简答题有两种可能。首先是问我国中小学常用的道德原则有哪些?二是问某一道德教育原则的具体实施要求是什么?材料分析题主要是给几段很长的材料,问一个老师,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用到了或者违背了哪些道德原则。或者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就是落实需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道德原则有8条。指导原则,指导原则,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知行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相结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材施教。下面是一些关于理解每一个原理的精髓的小技巧,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一.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指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正处于道德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坚持指导原则,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这个原则主要强调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说服原则

说服性原则是指德育要以说服为导向,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向上。这个原则主要强调不是说教,而是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

第三,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应该要求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多的尊重。”这个原则强调对学生严格是对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尊重学生。没有尊重的严格要求是不正确的。

第四,知行合一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言行一致。这一原则强调德育的理论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学生。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关键是落实在道德行为上,所以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既要积极引导,说服教育,激发自我意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以必要的规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原则强调正面教育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辅以必要的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第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在德育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展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这个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上。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看到学生的缺点,也看到学生的优点。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七、教育影响力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这一原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保持口径一致,统一价值观,注重三者之间的联系。防止三方教育不一致,降低德育效果。

八、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个原则是特殊的,既是道德原则,也是教学原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教学,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对大家准备道德原则知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