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距离
这句话不就说明了一切吗?如果标注了实际距离,那么刻度是用来做什么的?
还记得小学数学书上的“比较与比例”一节吗?上面有一个公式:“地图上的距离:场距=比例尺。”
1.规模如何?你还记得小学数学书上的“比较与比例”这一节吗?上面有一个公式:“地图上的距离:场距=比例尺。”这个公式解释了比例的含义。如果用这个公式,就是地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该点上相应水平距离的比值(即地图上的长度与该点上的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比如地图上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是一厘米,野外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场是10万厘米,是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常见的比例尺表示形式有三种:数字表示、线性比例尺和经纬度比例尺。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种是分数,其中分子“1”用来表示图形的长度,分母用来表示字段中对应的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另一种是比较公式,比如1: 5万,1:65438+百万。也可以用文字表达,比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线性比例尺:为了直接在地图上测量距离,避免计算的麻烦,在地图上绘制图形比例尺。因为这个刻度是用直线表示的,所以叫直线刻度。线性标尺的制作方法是以一条直线上的1 cm或2 cm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等于尺头的线段作为尺身;然后把尺子分成十个小方块,再以尺头和尺身的结合点为零点,标出对应字段的水平距离,这就是线性刻度。经纬度比例尺:主要用于小比例尺地图,如一个国家、一个大陆或世界的地图。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可开发的表面。为了消除投影变形对地图上测量的影响,制图员根据经纬度投影的特点,绘制了一种称为经纬度比例尺的比例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250万地图中绘制的比例尺。由于小比例尺地图变形较大,且在一张地图上各处变形不一致,虽然使用纬度比例尺可以消除一些误差,但不能用于精确测量。小于百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图,都是用图例中的经纬度比例尺绘制的。同时还标有数字刻度。数字刻度,也叫主刻度,是表示没有变形的地方的刻度,也就是标准纬度上的刻度。2.不同尺度的作用是什么?地图的比例尺是用比值来衡量的,比值是由比例尺的分母(后项)来决定的。分母越大,比例越小,规模越小;分母越小,比例越大,规模越大。就像两个人分享一个苹果比四个人分享一个苹果多。地图比例尺不同有什么效果?(1)地图的比例决定了真实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比如一平方公里的居民区,在1 ∶ 5万的地形图上是四平方厘米,可以显示居民区的轮廓和精细面貌;在1∶65438+百万的地图上,是一平方厘米,一些精细的特征无法表现出来;在1 ∶ 20万地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只能代表一个小点。这说明在地图格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比例尺的外业范围是不同的。规模大了,领域覆盖面就小了;反之,规模小,领域覆盖面就大。(2)地图的比例尺决定了地图上测量的精度和地形的细节。因为正常的眼睛在地图上只能分辨大于0.1mm的距离,所以地图上0.1mm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上与实际距离是不一样的,比如1: 5万地图是5m,1: 65438+1万地图是10m,1: 20。可以看出,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测量精度越高。地形越细致。另一方面,比例越小,地图上的测量精度越低,地形表示越简单。规模。它是在地图上测量长度和面积的基础。如何在地图上测量距离?这里有几种测量距离的方法。根据线性标尺测量距离:用线性标尺测量距离时,先用两尺规(或一张纸、吸管等)测量两点间的长度。),并保持这个长度,然后在线性标尺上测量;将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整公里,另一端放在尺头上,这样就可以读出两点间的场距。根据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我们可以得到图的长度,对应的田块水平距离与比例尺的关系:田块距离=图的长度×比例尺的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在具体的计算中,先用尺子量出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厘米数,然后将厘米数代入公式,得到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如果在1∶50000地图上测得A、B两点为3.4 cm,则场距为3.4cm×50000÷100cm = 1700(m)。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先将标尺的分母消去两个零,再乘以厘米数,口算出场米。用指南针里程表测量距离:当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弯曲距离时,可以用指南针上的里程表测量。里程表由三部分组成:表盘、指针和滚轮。表盘上标有不同刻度的分度圆,每个分度相当于实地一公里。测量距离时,先转动滚轮使指针对准零分位,右手握住指北针,表盘向内,使滚轮对准起点,沿直线滚动至终点,再从相应刻度的计分圈读出指针所指的分位号,即为实际公里数。从地图上测量的距离,无论是直线距离还是曲线距离,都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但是现场地形凹凸不平,道路的曲线在地图上也很粗略。从地图上测得的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所以应该在地图上测得的距离上加上一个修正数。我应该加多少修正?由于现场地形复杂,很难提出最准确的修正数,只能根据军事实验结果提供一个修正参考数据。这个数据是:斜率为0-5时,修正数增加3%;当坡度为5-10时,修正数为10%;当坡度为10—15时,加20%;坡度为15-20时,加30%;坡度20-25°时,加40%;当坡度为25-30°时,加50%。这只是一个实验平均值,有些地方可能大于这个数,有些地方可能小于这个数,使用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