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其工作性质,以下为大家总结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适应能力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适应自然、社会和生存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心理孤立状态,消除自己长期的自尊心,以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该有良好的学风。
3.健全的人格。
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强迫症状、抑郁、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人格缺陷是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显然与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关。教师长期生活在“为人师表”、“严格要求”、“高标准”、“自强不息”的文化氛围中,容易让很多教师倾向于“完美主义者”。这些人格缺陷是各种神经症的基础,所以要求中小学教师学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4.健康的情绪。
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经常面临许多心理压力或矛盾。
5.自我认知是正确的。
有正确自我意识的教师,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他人心中的我”有正确的认识。你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能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你就能扬长避短,自信地面对生活。反之,自我意识不正确的教师,要么傲慢不卑,要么消极悲观,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是形成良好自我认知的开始。接纳自己也应该是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6.合适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一个人有没有人生目标,对他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生目标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航标灯,为你指明方向,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做出更大的规划,明确要努力的目标,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有什么标准。有了目标,生活就不再盲目。有了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随波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