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在小组学习环境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如相互尊重、理解和宽容,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素质。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体学习能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说:“学生在讨论中比在课堂上更专注、更积极、更有思想。”库利克还认为,“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的讨论小组比讲座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对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实践拒绝“低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越来越被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认可。合作学习也是“双向五环”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有效应用已成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努力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各年级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当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审视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我们产生怀疑:有的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学生在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前就会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则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的“袖手旁观”;有的课堂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他们的思维含金量很低,互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合作结果的评估,而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成效的指导。这种状态下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排斥“低效的合作”。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深体会到,自主和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自主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因此,在贯彻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双向五环”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课程标准,正确实施课程标准。以避免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得到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而处于“看”和“听”的被动地位。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减少,更多的是给予指导和鼓励,给予所有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高度的自主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发挥作用,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和交流中,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调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低效的原因,寻找对策,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调查。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分析与研究。

本文在对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和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为学生创设情境,科学分组,实施有效组织;学生应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树立自信心,大胆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大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它以集体教学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以人际合作与互动为教学中的基本特征,强调师生、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系统地运用教学动力因素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小组集体表现为评价依据。

2.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分工、交流和成果共享,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 * *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互补、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的学习形式。

3.教育学理论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指导学习讨论、师生* *探究表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表达等综合素质。

第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性强,因此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师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进行研究,在实践中重新检验研究成果。

2.文献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研究相关理论,整理出有利于本研究的理论资料并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

3.调查研究法。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了前期调查,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并据此制定了研究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在研究总结阶段,后期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测量,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分析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在实践经验中找出规律,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更合理地指导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