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如何有效批改作文?

作文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教师在学生作业的评价和批改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批改作业的第一责任人。教师的批改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写作方法、修改方法和知识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写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和老师交流。

一,学生作文批改的基础知识

1,修正要求。目前批改作文的一般要求是眉批、普批、提级。高年级一般的批评有时会用纠正符号代替,然后学生翻译象征意义。(通过幻灯片展示)

眉毛批评是练习旁边的评论。这是最有针对性和最明确的纠正信息传输。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很明显学生很容易理解,吸收,修改。眉评要求评论简洁具体,句子中肯有启发性。眉批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褒扬,是对信息收集整理的方法和过程的褒扬,是对思维和语言的彰显,是对疾病点的疏通,是对新增长点的引导。注意其矫正的重点与运动训练的要求是一致的。

总体认可是教师根据本次培训的要求做出的综合诊断和激励。总复习最怕脱离学生作业实际,说一些空话,写一些无关痛痒、无法理解的“鼓励表扬”或“指导引导”。总评要有针对性,符合习题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客观适当,因人而异。

无论是眉毛式批评还是一般性批评,都要注意:教师在批改和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一般不要批评和认真修改,要多改就少改,多做委婉的建议和适当的提醒。学生练习的独创性应该受到表扬。异议应该得到尊重;容忍误解。不要写学生看不懂的评论,不要写模糊的术语,不要写伤害学生感情的讽刺性的训斥。多做少改,站在学生的角度和高度考虑和判断;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慢慢完善和修正自己。因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学生自己。

面对面批评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作业并给予指导的一种方式。有两种方式:一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二是一对几,即一个老师对几个学生。当面批评针对性很强,所以我觉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生作文的初级阶段,对于那些作业不够入门的中高年级学生,采取当面批评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大小作文。教材中规定的各大作文和习题的文体和语言训练点是明确的,一定要认真批改,围绕习题的要求进行引导,以此来考察和修正自己的习题教学。不能只用符号来修饰一个大构图。小作文,也就是平时的小练习笔和周记,可以略批,形式可以更灵活,一般有眉批和等级。

2.更正内容。

1的格式是否正确。(主要指应用文)

2找出错别字。在原文中标出错误的单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单词。

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并在下面划线。

4个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感叹号、问号等的使用。

5看文章中心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

(以上五点是修改文章的最低要求。)

根据这个练习的要求,看文章中心是否清晰,是否集中。

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居中,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协调。

看表情。主要是看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看语言是否简洁、流畅、深刻。简洁的语言不重复,不啰嗦,简洁明了。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流畅,不别扭。深刻是指文章观点精辟,能抓住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校正符号

在好的单词和句子下面画一个圈。圈出错误的单词,并在后面画出修改后的符号。在不通顺的句子下面划线。删除符号是删除单词、短语和句子的符号。标签是调整单词、短语和句子顺序的符号。补充号是添加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添加的字、词、句的上方。行号是另一个段落的符号。压线是线条下降收缩的符号,用来表示线条在后退。空格符:# #空格符是表示空行和空格的符号。空行号: >,空行号是表示空行或缩进行的符号。

二、如何让作文批改更有效

作文批改要更有效,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要能让学生认真看,所以老师的评语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吸引,接受。

1,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1)正确理解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的目的。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有些学生的作文要“精”,有些学生的作文要“懂”。千万不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一刀切”。

(2)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人。(幻灯片放映)

(3)让学生参与。(用幻灯片展示实例:如何纠正错别字,批评建议,与学生讨论作文绿色评价的写作和实验实例等。)

(4)及时纠正,重视评论。小练习笔时效性强,最好当天反馈。大作文最好每周反馈一次。因为学生交作文有一个等待期,希望老师快点发,所以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所以我们最好在学生的期待期进行反馈,这样更符合孩子的期待心理,我们的认同和评价也更有效。最好能在更大范围、更广的范围内表扬评语,让大多数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从而为下一次练习打下基础,学生在下一次练习中也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幻灯片显示了构图校正记录。)

2.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参与修改练习。

叶圣陶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批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我批改的技巧,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做完作文训练后,要训练他们修改自己的作文,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教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方式。

首先要明确,在培养学生的习惯和修改能力方面,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低年级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让耳朵当小老师”。写一两句话,自己轻轻读一遍,发现并改正漏字、多字等明显错误。《中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对习题中有明显错误的词语进行修改。”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要养成写练习,自己阅读修改,互相批改,互相认可的习惯,不仅要补漏字错别字,还要疏通句子。他们还应该能够根据练习的重点要求,修改无法抓住特点的句子,并写出具体的段落。不要高估学生自己修改作业的能力,要根据每个时期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修改作业的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要多示范,经常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和学生一起评价。同时,要求学生批改的内容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可以从查找错别字、标点符号入手,再到习题的内容、要求、写法,做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第三,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老师对学生已经认可的练习一定要认可,认可可以稍有,主要是找出学生认可好的地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足之处进行引导。让学生不断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最后,不是所有的习题都允许学生自己修改,而是要精选,学生熟悉的题目和习题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一个学期可以选一到两个练习,让学生互相批改。

家长应该参与到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中来,不要太苛求,但要有选择性。一是父母的知识水平不同,二是父母平时比较忙。家长参与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提供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在家与家长交流的习惯。让家长参与练习的评价,可以是家长熟悉的,也可以是与家长相关的,让家长容易评价和接受。(幻灯片显示家长评价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