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教案#简介长度单元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是日常生活中的新知识,也是旧经验。以下内容准备给你参考!

蒂希

教学内容:

P2 ~ 3和P4做练习第一题1和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示法,能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于整厘米)。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建立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 cm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仅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谁比妈妈和老师高?谁矮?

高多少?短了多少?做个手势。你能确切地知道多高和多矮吗?

“多高”和“多矮”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需要使用长度单位。

第二,探索新知识

(1)统一的长度单位

古代人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是怎么做到的?

(例1场景图。)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伸开双臂测量石头的宽度,用一

“或英尺长度”是标准物体的长度。

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么样?

老师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几把尺子。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一步(ZH ǐ)、一步和一步(tuǒ)来度量。几千年前,古人想出了许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让我们用一英尺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长度。(老师和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

老师提了个问题:我只量了3英尺。我们都测量同样的桌子。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逐渐明白每只脚的长度不同,测量后的测量结果也不同。

追问:怎样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有什么好方法吗?

老师总结:由于测量中使用的标准不同,其长度单位也不同,所以测量结果可能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长度。

(二)整体感知,理解厘米

1.观察尺子,知道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称之为刻度线。每个数字都指向一条相对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所以我们称这个刻度线为O刻度..后面呢?(比例尺1...)让我们来读读这些音阶。

尺子上有这样一个字母——cm,有的同学尺子上有“cm”这个字。事实上,cm是

意思是厘米。“厘米”是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相对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以“厘米”为单位。

2.知道1 cm。

老师指出:这个尺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意味着从这里出发。丛科

从0度到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板书:1cm)

尺子上哪一节的长度也是1 cm?谁上来指出来?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势):这个大格子从2级到3级的长度是L cm,这个大格子从3级到4级的长度也是1 cm。4级到5级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个大单元格的长度为1厘米。因为每个格子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如何看待1 cm的长度?(很短。)没错,1 cm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约为1 cm?让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的课件呈现了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总之,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 cm。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老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 cm。现在老师还要增加难度。从0到3,从0到7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4.教学例3(量一个量)。

(1)把课前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注意,用手画出它的长度,并说出它可能有多少厘米。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将尺子的刻度O对准音符的左端,再看音符的右端。这张钞票有几厘米长。提醒学生将尺子平放在被测物体的边缘,沿物体的直边测量,测量时将尺子按紧。

(2)如果尺子断了,最小刻度是2,还能测出这个音符的长度吗?如何衡量?(把尺子的刻度2对准音符的左端,再看音符的右端,把大的数减几,就是音符的长度。)

第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页的“做”。

让学生看刻度,说出铅笔的长度,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习题1》第1题。先估计几厘米左右,再测量。

3.完成课本“练习1”第二题。

看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度和一英尺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注:如果接近8厘米,我们说是8厘米左右。

第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要说什么?

黑板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识别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体积相对较小的物体可以用厘米来度量。

测量方法:将尺子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朝向数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偏激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测量相同的长度。

3、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测量单位来测量相同的长度,以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方形、三角形、回形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对话:老师想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度。你能帮老师想想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表达他们的观点。

【设计意图】:介绍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测量相同的长度。

1,老师先定义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物品要一件一件摆放,平而直。

(2)以四人为一组,每个学生从四个项目(圆、正方形、回形针和三角形)中选择一个不同的项目进行测量。

(3)测量结束后,四人小组交流并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度,但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

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由于选择不同的项目作为标准测量,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4.让学生选择同样的东西进行测量,并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

得出结论,为了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择相同的项目作为测量标准。

(2)组织学生用不同长度的物品作为标准量。

1.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物体(如橡皮、铅笔、回形针或用手)来测量书桌、铅笔盒和其他物体的长度。

2.交流并展示学生的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问。

比如,为什么一本数学书的宽度是五个回形针的长度,铅笔盒是五个橡皮的长度,但它们的长度不一样?

为什么课桌比铅笔盒长,但课桌只有四支铅笔长,铅笔盒有五块橡皮长?

引导小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的标准不同,长度也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一定与事实相符。

让学生用同一个物体(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来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看看结果是什么。

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组织和帮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以不同的物品为标准测量数学书的宽度,然后以不同的物品为标准测量不同的长度。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体验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三,练习巩固和实际应用

1.做题1。看图,目测每颗蔬菜大概有几个方块那么长。

学生在交流前独立完成。

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看到顶端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块,他们可以用尺子比较方块的垂直线。

2.做第二题,让学生用铅笔测量桌子的长和高,凳子的高。

确定数量的方法与前一种不同。不要把标准物品一个一个的摆放,而是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测量,看看被测物体有多长。

3.做第三题。学生凭直觉看图。先估算一下被测物体有多少立方米,然后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袋里测。

如果学生测量图片有困难,也可以用立方体物体来测量。要提醒同学们,实物测量时要注意测量的方法:物体的左端要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再次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课内练习

提索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厘米,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 cm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长1 cm的立方体等。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一个情境:

老师:妈妈需要买一个松紧带。需要多长时间?老师量过了,和你桌上的棍子一样长。请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测量。

学生报告结果。

问:奇怪,同样长度的弹力带,怎么测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老师: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我们应该使用什么工具?

生:尺子。

二、独立探究:

1,知1 cm。

拿出一把尺子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报告。

一、编号,按顺序读。问:最左边的位置是什么?尺子上的零是什么意思?这叫做零标度。

b,线,长的短的,都叫刻度线。

c、字母“cm”代表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标尺上0刻度和1刻度之间的长度为1厘米。)

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1 cm是哪一段?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网格为1厘米)

找一找,比较一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约为1 cm。

手绘1 cm的长度。闭上眼睛,想想1 cm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老师:我们知道1cm有多长,2cm和3cm有多长?

问:两个1cm是多少厘米?4厘米有多少个1厘米?你能指出尺子上6厘米的部分吗?

3.使用厘米。

举起蓝色的纸条,估计他有多少厘米。

用尺子量一下。把它填在书里。

测量松紧带的长度。

第三,拓展应用:

1.以下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未与0刻度线对齐。

(2)正确。

(3)不是从零刻度开始测量。

2.尺子正面坏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群体合作的量规定了物体的长度。

4.老师想测量一圈手腕的长度。用尺子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一把尺子,测量你感兴趣的物体。

课后收集信息: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