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村乡发展规划

①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围绕“效益农业”战略,培育“万亩谷子地”、“万亩核桃基地”、“万只牛羊基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三清四化五改”为重点,分类开展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完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

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改造,全面提升生产技术,按照循环模式进行布局,加强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在煤铝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有限的资源支持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和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大、影响大、效益大的产业骨干项目,推动若干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和名牌产品快速发展壮大,尽快形成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③以建设区域性中心集镇为契机,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有目的地改造主要街道,开辟商业饮水和服务社区,引导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继续鼓励农民使用适合山区的农用车、汽车发展交通运输业,做好本乡煤、铝、铁、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配套服务。做好当地劳务输出工作。组织西部山区农民到东部煤矿、回转窑企业务工。杜村、西郊井、文家院等村要组织临时装卸队、运输队长期在三期铝矿加工车间、平台作业。①按照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以教育强乡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小学布局,继续撤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鼓励自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结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加大重点地方病防治力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加强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合同的合理使用。作为环境承载力有限的资源型山区,杜村乡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的矛盾更加突出。该乡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努力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加强资源保护,通过煤炭资源整合、矿业权合理流转等方式,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淘汰浪费资源、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小煤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彻底改变破坏植被、乱占耕地的局面。推进煤矿、铁矿、铝土矿等资源矿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一矿一山”绿化力度,促进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和区域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搞好农村绿化,塑造秀美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