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王芳伟哪里人?

王芳伟

王芳伟,农业化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农学的教学和研究,对油页岩的农业利用和细针绣线菊作为绿肥在我国北方单季稻稻田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培养土壤农学科技人才和开发新的肥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王芳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嘉兴市

出生日期:1920年5月8日

职业:农业化学家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果:获辽宁省1978科技大会奖。

代表作品:王芳伟。内蒙古胡娜盟的土壤与土地利用。

个人简历

1920 5月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

1945毕业于重庆复旦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945-1952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助教、讲师。

1952-1997沈阳农业大学(后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79-1985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

1983-1987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会土壤农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王芳伟,浙江嘉兴人,出生于1920年5月8日。十几岁的时候,我在杭州完成了小学学业。1935年考入浙江溪口武陵农校,后转入湖南长沙高等农校,培养了学习农业的兴趣。抗日战争初期,他饱受失学失业之苦,但求学上进的欲望不减。1941年夏天,考入重庆复旦大学农学系。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我努力工作,兼职做重庆北碚勉仁中学的生物老师和蚕工夜校的文化老师。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培养了他节俭的作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受到导师们的青睐。1945夏天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旦大学迁回上海。王芳伟曾在农学院农学系担任助教和讲师。他独立教授肥料学和土壤学。在指导学生进行肥料学实习时,他总是选择粪肥亲自示范,让实习生学到很多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王芳伟以其深厚的农业生物学知识,广泛参加各种科技活动,担任上海钟健农场技术顾问、商务印书馆编辑,成为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普协会、中国农业学会、米丘林业学会会员。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随复旦大学农学院师生北上沈阳,先后在沈阳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成为学位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讲授肥料学、农业化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作物营养与施肥专题等专业课和研究生学位课。他备课极其认真,每次发言都要有新的讲稿;引用的文献翔实,重点是结合农业生产实践;解释很严谨,从不哗众取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理论,还从他的言行中学会了如何做人。除了教学,王芳伟还先后担任农业化学教研室主任和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

主要论文

1宋大全,文,。内蒙古胡娜盟的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专题报告。1951(25).

2陈恩峰、文、。黑龙江省龙江县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专题报告。1951(25).

王芳伟孙茜3号。农业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王芳伟,林志刚,等。抚顺页岩肥料研究ⅰ。页岩肥料资源及其组成特性。见:辽宁农业科学文选。1.1963系列。

5,齐明梅,季,等。硼镁磷肥中过磷酸钙与硼泥合理配比的研究。沈阳农学院学报. 1979 (2)等等。

赢得荣誉

在科学研究方面,王芳伟始终认为大学教师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把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参与了土壤调查、油页岩农业利用研究、硼镁肥农业利用、细叶绣线菊作为绿肥在我国北方稻田的应用研究等研究项目,并始终贯彻上述主导思想。早在20世纪50年代,王芳伟就随陈恩丰、宋大全等老专家北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参加了荒地土壤调查,撰写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土壤和土地利用情况》和《内蒙古呼纳盟土壤和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为当时国家开垦荒地,建立大型国有机械化农(牧)场提供了科学依据。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化肥供应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开发新的肥源成为当时农业科技的主要任务之一。王芳伟带领系里师生通过生产实践,对辽宁沿海的海肥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大量可供沿海农业地区利用的海肥资源。他根据1958李石寨农民的经验,利用废弃的油页岩作肥料增产,提出了油页岩农业利用,开发有效肥源的设想,很快得到批准。王芳伟主持了油页岩肥料来源的调查;营养成分和有毒成分的分析;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肥效试验,快速获得油页岩的肥料利用参数。基于这一研究成果,辽宁省农牧厅仅在1960就在沈阳、抚顺、辽阳、营口、丹东等市县推广应用油页岩肥料3万吨。油页岩农业利用第一人王芳伟及其研究组贡献巨大,该成果获得辽宁省65438-0978科学技术会议奖。

20世纪70年代初,陕西Xi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环境污染事件。Xi安河化工厂将硼砂生产废渣硼泥未经处理直接埋入地下,造成安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硼污染,危及当地人畜健康和农作物产量,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重视,并通知各省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鉴于辽宁省开原市化工厂也采用同样的工艺生产硼砂及其制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硼泥无法处理。当时,受极左思潮影响留在铁岭农学院农村的王芳伟,奉命接受硼泥农业利用可行性研究。课题组在非常简单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实验,发现硼矿粉烧结后的浸出渣——硼泥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硼和镁。通过配比试验,将游离酸含量高的过磷酸钙按一定比例掺入硼泥中,既能中和其碱性,又能成为具有一定肥效的硼镁磷肥。辽宁省耕地中有相当面积的酸性棕壤,80%的土壤缺硼,含镁离子低。硼泥的应用正好弥补了它的不足。因此,硼泥这种危害环境的工业废弃物找到了合理利用的途径。这一成果获得了辽宁省1978科技大会奖。当时我国还没有实行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制度,这是省级科技成果的最高级别。在中国遭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芳伟获得这两个奖项实属不易。这在当时的辽宁省也不多见。

上世纪80年代,北方单季稻区很少使用有机肥,稻田土壤肥力恶化,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王芳伟注意到,中国南方稻农有在稻田放养红浮萍(又称“满江红”或绿浮萍)的习惯,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矛盾。但红萍繁殖固氮的起始温度高,只能在江南放养,在纬度较高的辽宁省不可能。当时中国刚从西德引进AzollafiliculoidesLamk,已在北方相关地区投入试养殖,初步具备了可能。王芳伟及其课题组引进,在冬季保种、春季繁殖、初夏放养、秋季落种等关键技术上做了卓有成效的试验,取得了成功。在丹东和营口稻区进行了试验和释放,证明细针绣线菊确实可以成为北方单季稻区有效的有机肥源。同时,研究组利用15N和32P示踪剂研究了水稻土氮磷养分的矿化和残留特征。其代表论文《磷肥施用对春养浮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65438-0985在福州召开的“红浮萍利用国际会议”上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王芳伟和他的研究小组将绿藻门的农业利用向北推进了65,438+00纬度。该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王芳伟一直要求进步。1948在上海加入党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52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加入九三学社,1979加入中国* * *生产党。因为他高尚的敬业精神和取得的成绩,1959、1964、1977三次被评为沈阳市先进工作者,1982年被评为优秀党员,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授予教学四十年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