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
关键词英语特点;鼓励预习;习惯培养;监督和评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言学习诸多环节中的第一个环节。在传统教学中,预习往往是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其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理解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预习能力不足,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因此预习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认为,预习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如果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找到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从思考开始,思考从怀疑开始。只有怀疑,思考,和求知欲。毫无疑问,预习是一个重要而必要的教学环节。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指导中授人以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一,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小学英语教师应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理念。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这座桥梁,为他们的初中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预习可以让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的自信心倍增,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要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前英语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对英语课文理解的意义。
1.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扫除知识障碍。
预习可以解决问题,消除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新的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要针对课文内容安排一些预习题,通过这些题让学生准备相关知识。
课前预习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旧概念的记忆,扫除新课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说效率。
预习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听力效率。学生预习课文后再听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会更强。事实上,学生的预习时间是有限的,个人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预习中把课本的内容都学完,总会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从而提高学习的目的。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才能提高求知欲望。预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
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率。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经过了独立思考的阶段,对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会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可以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苦与乐,体会到成功与失败,让他们有恒心和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预习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自学能力。
二、如何引导小学生课前预习英语
1.更改预览时间的设置
传统的预习活动放在课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际上,学生可能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多余的时间预习,或者因为懒惰,不愿意预习,预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初始阶段,就应该把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教学任务放在首位。
第一,在集体预习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第二,学生的课堂预习活动要有老师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当然,教师的引导并不意味着教师直接给学生充分的暗示,而是为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三,课堂预习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预习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保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
第五,教师需要把预习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坚持。只有师生重视预习活动,才能坚持下来,学生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预习的最终目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时,他们就会具备一定的自我预习和自学能力。当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感受到预习的诸多好处,自然就能有意识地在课前预习英语课文。
2.选择合适的预览方法
课前,学生要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的初始阶段,应着重于词汇、句子的认知和语法现象的感知。词汇学习包括单词发音、单词拼写、单词和短语定义。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些发音规律和构词规律,记忆单词和短语。
句子认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梳理分支,然后通过分析词类、句子成分等基本句子结构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对于一些语法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现象本身让学生感知本质,再通过师生间的讲解或讨论来感知句子内部,使感知变得深刻、全面、系统,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和学习能力的逐步发展,预习任务的安排可以由易到难逐步完善。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和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预习过程中做预习笔记,通读相关语言材料,了解语言材料的中心内容,理解课文的上下文和作者的感受,先标记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单词和短语,再联系自己的语言环境(语境)猜测意思,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英语学科的预习特点
英语预习大致可以分为阅读预习、语法预习、听力预习、单词预习、作文预习等。不同课时有不同的预习方法和模式。
1.Word预览
在教师教学生阅读和解释单词之前,教师通过拼写规则、查找词汇表或在线搜索来指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思。最好是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对于重要的动词和名词,可以先查字典,找出其相关的动词搭配、短语搭配、引申意义或派生词。
2.听力预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听之前对问题和答案进行透彻的分析。如果有人问这个女人是谁?学生在听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女人的回答。
3.发音预览
在做声音辨别题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选择正确的答案,然后再总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选择答案,还要总结发音的类型和规律;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弱点,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提高课堂效率。
4.阅读预览
教师注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关键词和重要细节。学生要做的是根据课后的问题或者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不仅要思考问题的答案,还要思考答案中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文章中的疑点。
5.语法预览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老师讲解某个语法点之前,通过阅读语法书籍等资料,对这种语法现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或者对文章中的语法现象进行分析。
6.作文预览
教师应在教师讲解前指导学生检查和修改作文,通读文章,回忆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写作中遇到的词汇或语法困难,以便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提高个人写作水平。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合作中预习。
在形成预习习惯的过程中,受原有知识储备的影响,学生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同学能力很强,不仅能独立预习,还能很好地记录和表达知识的获取过程;有的同学基础知识扎实,能独立阅读。有些同学基础非常薄弱,无法独立备考。
(1)一对一合作
为了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并顺利预习,笔者引导学生合理开展合作预习,有利有弊。教师要在一对一的合作中处理好一些细节,让一对一的合作预习成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结意识的土壤。同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后进生的惰性。
(2)小组合作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在现有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思考独立解决;有些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无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来解决。
如果学生面对的是长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讨论,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难题。合作预习法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和中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第四,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英语的习惯
监督、鼓励和评价是鼓励学生预习的好方法。
1.及时监督学生的英语预习。
小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偷懒的现象,教师必须在课前及时检查学生的英语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而监督激励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督促和鼓励。检查的方式有:查阅学生预习笔记,问几个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课堂提问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老师都要在检查后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以促进下一次预习。
起初,作者主要利用早读课和课间时间,有针对性地亲自监督、指导或批评学生,教育和批评懒人并责令其完成。当学生预习习惯基本形成后,作者安排小组长进行课前检查。在课堂上,作者通过提问和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对学生在预习中不能理解或解决错误的问题进行指导,为学生扫除障碍。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检查预习情况,互相帮助,让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
2.及时评估和鼓励预习结果。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口头表扬,给进步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尤其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预习可以将学生推向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通过预习,让学生感受、体会、收获、提问更多,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提问的喜悦,从而自信、积极地参与课堂。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是教学中关键和基础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进行课前预习。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自学、理解和概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的中学、大学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