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0万出来了?儿童科普读物真的是与时俱进。

为什么蜘蛛不会被自己的丝粘住?

为什么水滴是圆的?

为什么你在录音机里的声音和平时的声音不一样?

为什么被蚊子咬了之后会觉得很痒?

……

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到这些问题你有没有被勾到?你想知道答案吗?

我觉得!于是我立马去书上找答案(想知道答案?稍后我会公布)。

没错,这是一套回答这些问题的科普书,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每天3分钟学会数学和物理,由日本科学教育支援中心代表荣基小森编写。这本书是以每天讲一个故事的形式科普一年。

典型的日本风格

翻完这套书,不禁赞叹。它确实是一种强烈的日本风格。作为一个在日企工作了十几年的日语翻译,我真的很熟悉日语的这种风格。

他们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格式化。所以《每天3分钟学会数理化》全书有统一的形式,一页就是一个为什么,讲一个知识点。并且在书的开头专门设置了一页“书的使用说明”,每一页的格式和设计思路都写得清清楚楚——非常符合逻辑和逻辑的科学思维,就像任何一家日本公司都会从一开始就把做事的流程标准化一样。

此外,作者容止·小森还介绍了该书内容与学校所教知识点的对应关系。所以这套书是日本中小学生理科教材之外的拓展读物。从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看,每个知识点对应什么年级,对应什么学科,对应学科中的知识块,真的是做的很用心很用心。

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全书的脉络,也可以充分了解日本从小学到中学的理科科目内容。

结合这个知识点的上下文图,我们来看看内页的故事。在每一页上,都有与上下文图中知识点相对应的标签;有图文结合的文字,把每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清晰生动;有要点,把核心内容总结成一句话;有一个小测验,别忘了让孩子们复习他们看过的内容。

甚至作者在每一个内页都设置了阅读日期,就像做手帐一样,让孩子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试想一下,是不是莫名其妙的傻?

最后,在下一页打印的每一页上都有测验的标准答案。这种游戏式的心思设置也很巧妙,既留了悬念,又省去了你翻书找答案的麻烦(有时候我很讨厌有的书故意设置一个谜题,然后把答案放在一个特别隐蔽的地方,你找不到)。

真的是日本人。

不得不说,把科普做得这么细致还是很有优势的。一方面,提出什么是开头标题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吸引好奇的孩子,他们对为什么有一种天然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每个知识点都很简短,并配有插图,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这也是科普读物的目的和意义。

如果家长真的像这本书的题目“每天3分钟学会数理化”,每天只花3分钟给孩子看一页,养成家庭亲子互动游戏的习惯,那就更美了,孩子也不会觉得学习是负担。但是,这当然是对父母的极大考验。毕竟任何小事坚持一年都不是小事。

抛砖引玉对比国内理科课程。

如上所述,看了书中的语境图,了解了日本从小学到中学的理科科目内容,让我不禁想知道,现在中国的小学都在学这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我二年级的儿子和朋友的简单采访,以及网络查询,我了解到,在小学期间,孩子们有一节“科学”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内容是:

材料学

生命科学

地球和宇宙科学

技术和工程

教学设置如下:

好像和日本小学理科的教学内容有些不同,也有* * *相似之处。如果能深入了解的话会很有趣,但我不会从这里开始,因为我只是有点无知。希望能吸引有兴趣的专业朋友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小学科学教育的优劣。

作为一本书,它能启发人们反思国内类似的书籍和教学现象,这也是它存在的一个功能。

小牛顿科学博物馆的横向比较

但抛开教学设置不谈,至少像《每天3分钟学数学物理》这种用官方教学内容编写的有趣且有知识性的科普读物,在国内还真的不太知名。现在孩子看的科普书大多是国外进口的,国内好像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就没什么好的了。

正好我家有一套台湾省的科普绘本《小牛顿科学馆》。

这两套书都是科普书,但还是有一些区别。

1,系统

《每天3分钟学会数学和物理》这本书,虽然开头有一个系统的脉络,但文中的主题是零散的,按时间排序,没有逻辑(至少我没有找到一个逻辑规律),穿插在366页,分4册。

小牛顿科学馆共有30册,分为《神奇的自然》、《宇宙的秘密》、《美好的生活》、《哺乳动物》、《餐桌上的食物》五大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几篇内容,每本书讲一篇内容,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延伸。这套书比较系统。

2、图文内容

小牛顿科学馆是大幅面插画,每页文字或多或少,排版灵活,字体大。“每天3分钟学数理化”的排版非常扎实统一,文字比较密集,字体较小。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前者更容易阅读,后者会有一定的压抑感,尤其是对孩子。

不过,每天3分钟学会数学和物理也有它的好处。体积小,便于携带,但信息量大,因为简洁短小,可以容纳更多的知识。这其实很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所以我感觉这两套科普书对人的侧重点不一样。小牛顿科学馆更适合1-6年级的孩子,而每天3分钟学习数学和物理更适合4年级以上的孩子,甚至是成年朋友。这两套书既系统又全面,我觉得都是基础基金。

我们人类生来就有探索自然的求知欲。虽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科学知识可能只像深夜的路灯一样明亮,但更多的未知就像无尽的黑暗。但是,把我们已知的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然后不断更新迭代,这是人类发展的希望,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义务。

为什么不向家长和身边的孩子推荐这样好玩、好看、又容易读懂的科普读物呢?

记得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