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强调幼儿园不能教哪些课程?
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加强知识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屡禁不止。它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而且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了他们健康的身心发展。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包括禁止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模式、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等。
幼儿园应掌握“硬知识”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某幼儿园门口,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互相交流着暑假给孩子上什么补习班。
假期伊始,不仅幼儿园的补课课“火爆”,幼儿园的课程也有了变化。家住杭州滨江区的张女士给记者看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教学时间表。英语纳入小班教学活动清单,英语、拼音、数学纳入中班、大班科目计划。
“中班每天都有早读,老师会在早读中检查拼音和珠算。答不上来或者答错了,就会被批评。”张女士说,“背诵10以内的加减法,整体认音节,能用英语打招呼交流,这些都是幼儿园的孩子必须掌握的‘硬知识’。”
一位接受采访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小学教学的方式组织幼儿的活动,提前教授小学教育的内容。比如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孩子听;老师问,小朋友答;老师示范,孩子观看;教具全是文字,图片很少...此外,部分幼儿园还实行小学的作息时间,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每节课40分钟。
有家长反映,很多民办幼儿园还在幼儿之间的衔接上大做文章,推出各种培训班,助推了竞争氛围。各种辅导班、超长班甚至“神童班”也应运而生。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幼儿园“小学化”专项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教授小学内容。同时,纠正“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包括以课堂教学为主,或者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加强知识技能训练。
小学课本和幼儿园教育有代沟。
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有网友认为,幼儿园“拔苗助长”的问题出在小学,有的小学一年级就以拼音过关。幼儿园不教,孩子根本跟不上。“有些孩子6岁就要上小学了。结果小学老师说孩子水平不够,被退回到了幼小衔接班。”
面对小学的择校压力,家长会在孩子进入幼师班后做打算;一方面依靠幼儿园加强识字、拼音、计算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买各种幼小衔接的课本辅导孩子,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赶”上来。河南一位家长说,当地有一所小学,入学前必须考,不要求95分以下。
“从根本上说,这是‘幼小’的压力传递造成的。为了一个好的小学,家长不得不这样做;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幼儿园不得不这样做。”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家长要有效率,学校要有“效率”,社会培训机构的涌入,合在一起,从小就“绑架”了孩子。
同时,很多家长认为,目前的幼教衔接问题也是重要的推手。上海一家名为“幸运花MG”网站的家长指出,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设计存在“代沟”。小学一年级要求读课文,缺乏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孩子只能学前学。"这些教材不是为没有基础的孩子编写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辉认为,幼儿园“小学化”的深层焦虑,源于家长和孩子对入学机制和考试评价体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幼小衔接阶段,不想把命运留在彩票排名上的家长,只能让孩子提前学习,好好学习。
受访专家认为,“拔苗助长”的教育超出了儿童认知、思维和动作发展的同等水平,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给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了负担和压力。
让幼儿教育回归快乐本身
教育部要求,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对小学初始年级未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和超标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在招生时要组织对幼儿进行小学内容的知识和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相关竞赛和证书作为招生依据。
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定期督导报告制度。对教学行为不规范、有“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小学和社会培训机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多发、社会反应强烈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制,情节严重的予以内讧。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韩春红老师表示,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知识储备,更要关注孩子内心的力量储备,帮助孩子做好有效的心理健康建设。
浙江安吉县教育部门负责人程雪勤认为,以游戏为核心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可以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真正的游戏”,提升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愿意主动地、可持续地学习。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