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上有一副对联,像是“孩子的天堂,穷人的学校”

找一个无名的校长

看到过两张日本记者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农村拍摄的一所小学的照片。因为对联很有趣,所以我想知道这所可爱的小学在哪里。追查下来,发现是中国* * *产党早期领导人创办的,流传至今。照片上的人可以联系瞿秋白这样的人...

这两张照片是日本记者在1930左右拍的,地点应该是靠近钱塘(因为前后的照片都是钱塘江上的风景)。

照片中的校长眉宇间透着一股文艺气息。他似乎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他有些坦率和诚实。称学校为“乡下人的学习机构”。另一面的对联是什么?能看到的是《孩子的XX》。“XX”会是什么?天堂还是书房还是教室?

从这副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的淳朴和睿智,这个字显示了校长的才华。

我猜这个小学大概是校长自己建的吧,所以才有这么淳朴的情怀,而且校长好像在大处见过世面,所以一个小学校也可以称得上是“高等学府”,从中可以看出先生的野心。

这所贾玲小学显然是在一个小地方。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呆在大城市,主动去农村支教,或者去希望小学。照片中的这位校长是他们的前任吗?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到农村教书可以获得加薪,但是在这个贾玲小学校长的时代,这个福利显然是没有的。我知道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校长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这个小学的吗?

我找不到贾玲小学,只找到了镇江的一所凌家湾小学。事情已经变了。当年的小学,今天恐怕找不到了。然而,当地的长者可能记得一位在那里建了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

辛亥革命后,很多男人奋起逐鹿中原,把世间的一切都当成了稻草狗,但也有人默默做着一个文化人该做的事,虽然他似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没有名字,但这张照片给我们留下了感动。于是我在网上写道:“这位先生是谁?他的对联到底是什么?如有知情之友,请告知,不枉先生那句‘乡下人的学校’。”

很快,王澍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结果细致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说对联是“孩子的天堂,农村人的学习机构”,是“世界上的一所小学校”。这是萧山衙前的一所乡村小学,创建于1921,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宣中华、唐公贤、许、等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从事教育活动,是衙前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乡村小学旧址是光禄地的一部分,光禄地是中国* * *生产党早期领导人沈定的祖居。它位于灌河路32号,横跨东岳庙运河,胡成桥西100米。现有建筑,坐北朝南,为清末两层木结构建筑,面阔四间,建筑面积315平方米。1921年,沈在自己的公寓里出资创办了一所乡村小学,并邀请革命知识分子余秀松、刘大白、宣中华、许、等讲学。当年9月26日,农村小学正式开学,66名贫困农民子女免费入学。晚上、农闲和雨天也举办成人班,是中国* * *产党宣传马列主义、培养农民运动骨干、酝酿农民运动的地方。楼上最西边的房间曾是杨之华的卧室,楼下是龙泉读报和教室。

王澍先生认为写这幅对联的人是沈。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学校是他创办的,用的是他自己的房子。校址是他私宅“光禄地”右侧的一栋大型居民楼。目前,旧址变为衙前镇中心小学,原保护小学旧址为两层半四合院建筑。第二,沈的字写得很好。当时杭州大王巷的王顺(润)兴酒楼,曾经挂过他的对联,上面有一个大字:“饥饭碗小,鱼酒广。”画风也是幽默而略带童趣,一幅画上有题词说:“无故夺自然,香生于框中,恰似莲花随指,人的视觉难空。亭荣是我弟的爵位,石涛与僧手墨,与沈,七年六月十九日。”字迹和对联上的很像。

至于照片上的人,人们认为是瞿秋白妻子的前夫沈的儿子沈。

1921 65438+10月26日,与沈举行文明婚礼。杨之华在衙前乡村小学教书,参加了衙前农民运动。1921年165438+10月5日,杨之华生下女儿晓光,后将女儿的名字改为杜毅。她1922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瞿秋白曾在衙前镇小学当过教师,现在是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他的学识、口才和风度引起了杨之华的钦佩。屈与杨交往后相恋,而这三人都是“五四”后的新人物,于是在1924 165438+10月的同一天在《民国日报》上刊登了三则启事:一、沈与宣布离婚;第二,瞿秋白和杨之华正式结婚了;第三,屈和沈作为她的丈夫和前夫,一起被点名,成为朋友,说“我们还是亲爱的同志”。这段现代婚姻,结局很好,结局也很好,在当时确实很震撼,引起舆论哗然。今天也可以称之为美谈。据说这三则登报启事是他们的长辈沈写的。

1924年,与沈解除婚约。同年6月7日,165438+,他们与瞿秋白结婚,沈亲自祝贺。只是在那个时候,当和尚的头被砍下时,他穿着袈裟,手持鲜花,这意味着他不配嫁给杨之华。

这张照片里的沈,还是不久前和尚李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