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初中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的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方向,找出自己在学习上最擅长的天赋。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也不要定的太高或太低。应该基于:(1)知识和能力的现实性;(2)“不足”的现实性;(3)时间的现实性;(4)实际教学进度,确定目标,以便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它。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及时确定学习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种课程和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知识获取目标;(2)培养能力的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实现成绩(分数)目标。

长期规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课题,大致规划投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一周内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实施。

4、突出重点,不要均匀用力。

所谓重点:一是指成绩不理想的薄弱科目或课程或自身学习中的一些薄弱点;二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保证重点上。

5.计划应全面,并与班级计划相协调。

除了学习,计划中还有社会工作和集体服务的时间;有时间保证睡眠;有时间进行文化和体育活动。时间表不应与班级和家庭的正常活动和生活相冲突。

6.安排规律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础学习时间):指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自己留下的学习时间。空闲学习时间一般有两件事可以做: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提升是指深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是专注一个专题。这样,更容易看到学习的效果。

在自由学习时间内获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时间的安排应该是制定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等活动要合理安排。

做规划的时候,不要长期从事单一的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要运动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理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3)同一学科的材料学习方式不同。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有意识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上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始和结束,可以安排侧重记忆的科目,比如英语。(2)心情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比较完整的时候,可以安排枯燥的内容或者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2)是否基本按计划做了?(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改进原因。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