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圆》课件。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实验教材数学第93 ~ 94页例题1、例题2、例题3和“练习一会儿”练习题1和17中的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画圆的工具,并用指定大小的圆规画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和掌握圆的特性。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圈子的特点;解决生活中关于圆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形,圆形纸。
学习辅助准备:
尺子,三角尺,圆规,绳子,图钉,铅笔,硬币,圆形纸片。
设计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本,终身发展”的理念,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建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设疑激趣
介绍一门新课
老师:同学们,动物王国的动物们邀请我们去看自行车比赛。你开心吗?请看(媒体展示):狗、白兔、小花猫各准备了一辆自行车,[车轮是(1)椭圆形,(2)圆形但车轴不在中心,(3)圆形且车轴在中心],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先猜猜;最后谁能获得一等奖?
XX的猜测对吗?吸取了“明白圈”的教训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学生回答(板书题目)。这时候学生就能说出谁得了一等奖,但是说不清楚真相,老师也不急于下结论。
第二,动手实践
探索新知识
(一)教学实例1
1,找到你身边的圈子
2,把圆从实物中抽象出来。
3.用手画一个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4.对比:突出的圆是曲线。绘图师:我们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个圆。告诉我,我们周围物体上的圆在哪里?
课件展示了一些圆形物体。如:奥运五环、建筑、圆形标志...
老师:那么我们今天想知道的圈子到底是什么呢?请看(展示课件)。这是一个圆形物体——一个钟。如果你沿着它的外边缘画,它会变成一个圆。
圆是一个美丽的几何图形。你想自己画一个圆吗?听要求:根据桌上的钉子、线、铅笔、硬币、尺子等材料,分组作业,在纸上画一个圆。
比较一下,哪一组更有想法?动手操作,师与师之间巡逻。
画后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老师:你觉得圆和你之前学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平面上的直线,而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学生举例
学生开始画圆。
交换画圆的方法。如果教材中列举了四种方法,学生没有想到的,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介绍;如果有学生想到用圆规画圆,不要急着让学生说出详细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实例2
1,介绍圆规
2.学生们试着用圆规画圆。
3.组织交流
4.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指定大小的圆。
5、自学课本,先知道圈里各部分的名称。
6.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
(1)折叠,求圆心。
(2)理解半径
(3)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4)了解直径
(3)教学实例3
1,探索圈子的特点。
2.报告和交流
3.验证结论
老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一个圆。在数学中,还有一种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用它可以方便、准确地画圆。
本文介绍了圆规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老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画后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1,将指南针的两脚分开,设置两脚之间的距离;
2.用针尖把脚固定在一个点上;
3.用铅笔尖旋转一只脚一次,画一个圆。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圈,并及时在黑板上书写:
定点,定距,旋转。
根据你刚才画圆的经验,你觉得画圆应该注意什么?我能给你一些友好的提醒吗?
画一个圈: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1)罗盘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
(2)指南针两脚之间的距离是1。5厘米
投影展示学生的画作。
师:刚才画圆的时候,定点到圆规两尺的距离也被数学家规定为不同的名称,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你想知道吗?请自学94页教材。自学后交流:圆的零件叫什么名字?根据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圆心o半径r直径d
老师:把你事先剪好的圆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折叠:先对折,打开;另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这样对折几次。你能想象这样折的话能折出多少折痕吗?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圆心吗?
指一指,同桌说一说,标出圆心o。
重点:圆心就是圆心。是画圆时针尖固定的点。
老师:你能从这些褶皱中找到半径吗?随意画一个半径,用字母r表示。
观察讨论:什么是半径?半径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交流。同时展示课件并闪现两个端点,让学生明确半径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它的长度是画圆时指南针两英尺之间的距离。
判断:(展示课件)0
右边哪条线段是半径?
把你前面画的两个圆拿出来,告诉我这两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看这两个圆的位置和这两个圆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老师:然后拿出折叠好的圆形纸仔细观察:直径是什么样的折痕?在圆形纸上画一个直径,用字母d表示。
讨论:什么是直径?直径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交流,同时展示课件:
(1)显示圆的直径。(2)眨眼圆的圆心和圆上的两个端点。
让学生知道直径的特点:(1)过圆心。(2)两端在一个圆上。
判断:(展示课件)圆内的两条线段是直径吗?为什么?
写完书,“实践”问题1。
师:知道了圆心、半径、直径,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性。先按要求操作,然后在群里讨论,看看圈子里藏着什么秘密。
拿出一张圆形的纸,画一幅画,测量,比较,折叠,讨论:
(1)一个圆可以画多少个半径?多少直径?
(2)同一圆内的半径长度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个对称轴?
通过绘制、测量、比较和折叠,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别忘了记录下你们小组的结论,哪怕是很小的发现,填写“我的发现”,为交流做准备。看哪组找到的多。
报告和交流:
告诉我你在行动中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1)题可以让学生用前面的“折叠”来解释,也就是折叠起来的圆形纸;也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画一幅画,看谁在规定时间内画得多。我可以想象:这样一直画下去,我能画出多少条线?
问题(2)和(3)可以通过测量或推理来解释。
你可以问:为什么叫“半径”?
问题(4)可以通过将圆向不同方向对折来说明。
根据汇报交流,老师及时在黑板上写下:
无数的条都是等长的。d=2r r = d/2。
老师:上面的结论对吗?我们去看看,
展示课件:验证上述结论。
老师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圆问:这个小圆的直径会是大圆半径的两倍吗?以上三个问题的结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成立?
强调: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板书)
问题:看到关系式d=2r r = d/2,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知道:(1)“半”字半径的含义,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很密切。(2)已知半径可以用来计算直径,已知直径也可以用来计算半径。(3)半径和直径都可以决定圆的大小。
追问:直径和半径有什么特点?
完成书后“练习”第二题。
学生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交流画圈的情况,从出现的问题反思画圈的注意事项。
学生画一个指定大小的圆。比较小组中谁画得更好。
学生先自学课本,再交流。
学生开始折叠
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条折痕都与圆心的一点相交。这是圆的中心。
学生绘图半径
观察,讨论,交流,判断。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按要求分组画、测、比、折,并记录研究结果。
组织巡逻队。
学生操作后交流。
学生总结并解释。
第三,辨析与比较
加强理解和判断:(1)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半径为3厘米的圆大于直径为5厘米的圆。()
(3)所有半径相等,所有直径相等。()
(4)画圆时,圆规两尺之间的距离为圆半径的长度。()
(5)圆有无数对称轴。()学生口头回答
第四,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1,完成书后练习17的问题1。
2.完成书后的练习17,问题2。
3.你在下图中看到了什么情况?你还能想到什么?
半径4米10分米
4.用你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圈?
(2)在一次古代军事战斗中,军队营房被秘密包围成一圈。为了方便总部和各营房直接联系,请问:最好的总部在哪里?(展示课件)
(3)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我们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内容相关?(例如,当街上有街头艺人时,观众会不自觉地围成一个圈...)
5、讨论引入新课的话题:
现在,谁能如实说说这三个小动物,谁能得一等奖?(老师拿出一枚圆形奖牌)谁有可能拿到这枚圆形奖牌?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轮子是圆的,车轴安装在中间,车轴离地面的距离永远相等。这样才能跑得又快又稳。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学生们先在小组里交谈,然后在班里交流。
动词 (verb的缩写)全班总结今天的课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总结和提问
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