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札记(一)

《文心》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大师夏世尊、叶圣陶合著的一本指导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书。本书采用故事体裁,以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背景,将读写各方面知识融入故事中。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读起来趣味性十足,一点也不枯燥。

《文心》共有三十二章,每一章都讲解了一个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点。

第一章突然变成了大人,变成了古人。

这一章是关于阅读理解的。作者以鲁迅的《秋夜》为例,告诉读者要想更好地理解一篇文章,就必须理解外在经验与内在经验的关系。我们要从作者描述的外在经验(即具体事物)中感受作者的内在经验(即抽象的心境)。通俗地说,就是要了解作者是如何在景物中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也指出读者本身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作者互动。

第二章方块字

这一章是关于“子”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作者以《秋夜》中的“梦”字和《泰山》中的“居”字为例,说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每个字的词性会发生变化,词义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情况。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区分,否则很容易把意思搞错。

第三章议题和内容

这一章讲的是“写作”。在作者看来,最重要的是一篇文章有实质性的内容。写文章要写自己感觉和熟悉的东西,而不是取个醒目的标题,做一堆空洞的内容。

“练习者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问题,随便写几个字就是过去的事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知道,在实际应用中,一篇课文的题目往往是在文章写完之后才确定的,大部分题目都是好说的,没多大关系。”

最后一句我不是特别赞同。虽然我自己写的不是标题党,也认同内容最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给一篇有干货有质量的好文章起一个与内容相关的好标题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篇好文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标题,很容易在瞬间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第四章一封信

这一章也是讲“写”,意思是写的时候要慎用转折词。如果一篇文章,承接和转折的地方用错了,就容易造成一整段话意思的混乱。所以写作时一定要把前后意思说清楚,用准连词。

第五章小书柜

这一章是指导中学生如何选择书籍。然而,时代不同了。我们不一定要照搬书本上的推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在书中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还注重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这一章,他用焦叔叔的一篇大文章给中学生讲整理书柜的故事,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章知识、情感和意义

这一章也是关于写作的。作者以抗战宣传标语为例,告诉读者“知情”在写作中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在“知”的范畴,要表达的感情在“情”的范畴,要达到的目的在“意”的范畴。情感要建立在正确的认识上,意义要建立在理性的情感上,三者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七章日记

这一章主要讲写日记的好处。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仅可以练习写作,还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很多有用的素材。

第八章诗歌

这篇文章是关于古诗和新体诗的阅读方法。无论是古体诗还是新体诗,都要注意它们的时代特征。对于古诗词,我们不要错误地把古人的思想和做法套用到这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对于新体诗,要善于感受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

第九章物品医院

这一章讲的是写作中容易犯的三种错误:

1,用词不当——来源于对词的意义和含义认识不确切,或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胡乱涂写。

2、意义的缺失和繁琐——来自于平时使用的那些零碎而繁琐的词语。

第三,意思不连贯,缺乏关怀——来自不严谨的思维。

看完这一章,我对比了一下我的作文,似乎三个错误我都犯了。我以后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不仅是写作,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的完整和精炼。

第十章印象

本章是讲解如何用印象法写出更有感染力的文章。本文以游记为例,指出“只有记叙文才会画出路线图,但如果你能写出你的印象,你就会画出一幅风景画”,并指出了平面记叙文和生动印刷的区别。并告诉读者,要写一篇有感染力的文章,不是没有必要堆砌一些空洞的形容词,而是要随时随地仔细观察,积累更多真实的印象。本文还以柳宗元的《小石池塘记》和《敕勒歌》为例,这两部作品都能让人明白什么是好的印象描写。

回想我写的字,少年时爱用观感写,但也喜欢堆砌一堆华丽的文字,表达对赋新词的忧虑。现在我更喜欢简单朴素的文笔,别人的文字可以简单生动,我的却总是苍白无力。看来要写出有感染力的文字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有长远的成就。除了阅读和学习,你还要多练习和写作。路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