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永远在路上。

课程整合永远在路上。

课程整合的第一天,第一次开会,我说:“理想的课程整合是什么样的?”不仅要问专家、同事,还要问自己。经过一系列的展示、交流、培训和梳理,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课程整合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次次收获,一次次提高!于是,我又梳理了一遍课程整合。

什么是课程整合?

根据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和学习情况,对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构建适合、面向学生的课程内容体系,便于高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课程实施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素质服务。

如何整合课程?

整体是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融合,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我们一直在整合。包括传统教学,也是融会贯通,并不是照搬。教学内容,经过备课,讲解一些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活动设计,语言组织,以及我们自己的理解,也是融合。但是,水平较低。由此看来,整合首先是与教师自身学习的整合;然后是学科内、学科间、学科间的增删组合。总的来说,就是把教材、生活、课内外资源、世界上一切有主题或有问题、有生活的东西整合起来,打通教材。实现有教材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习情况,尊重规律,达到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

为什么要整合课程?

不是为了融入,也不是为了删减或者简单增加,而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习情境。融入必须以学习情境为基础,这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而不是人为的。我觉得这个删了不重要,那个加了才重要。语言组整合的时候,专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把36个题目整合成26个题目?融合的基础是什么?260课时,整合后你变成170课时。如何保证你的170课时达到260课时的目标要求?

大家想一想,不管是苏教版的教材,人教版的教材,还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他们的专家团队在设计的时候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研究和思考的,很多都是继承的。最近看了《民国恢复教育》,发现我们所有的中国经典古诗词都可以在民国课本上找到。换句话说,现有的教材有其科学性和存在价值。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必整合?答案是否定的!

整合绝不应该被理解为简单的添加或删除。融合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行动研究,是对学习情境的适应,是一种“教与学的兴趣”。整合必须建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所以这一次的语文整合侧重于平时精品课的学习。比如语文大题整合,云南农业大学附中一个半月的《诗经》题;比如小题目,李白的三四个课时,这些都是整合。如果把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个主题都做成精品,那么组织N个精品课例,我们的课程整合就进了一大步。

刘是山东省十大创新型教师之一。他的数学整合就是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课程都打通,两年就能完成三年的教学任务,然后带领孩子学习三年级的高中课程。对于考试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来的数学思维、数学体系和数学素养,对孩子是终身受益的。前段时间教育部课程中心主任傅举了一个案例,就是老师。马新岚的数学教学法的前提是,她开设了小学数学课程,提取了所有的数学思维、数学逻辑、数学能力、数学知识等等,然后整合起来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这是一种原生态的、自动自发的整合,达到了目前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

其实我们平时的辅导方案创建和备课设计都是在融合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只是教知识,甚至是简单的弱化到只教考试知识。整合的时候就变成了“考试知识整合”。惯性思维和惯性行走导致一些老师不去尝试改变教学方法。我不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资源,只是把薄薄的教材当成全部。我每天写教案,导学计划,写了好几年。结果我连一个学习目标都描述不出来。

平时提倡“拿来主义”,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的综合计划和指导计划是可以拿的,但是不结合我们的学习情况去拿,去创造,去发展,绝对不行。假设创建了教程案例。我们提倡原创。我们是否遵循了基本流程?算好了,拿过来用?是我们24班还是12班一样?还有用了之后有什么反馈吗?有用吗?有什么问题?怎么提高比较合适?有反馈和讨论吗?而且有的时候,直接从教程资源库里拿就可以用了,省事?事故!

课程整合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其本质不是最后拿出一个文本或一个方案。但在整合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的提高!所以,课程整合就是研究!没有研究,集成就是一句空话,就是为了完成集成任务而集成。通常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是在行动研究和质的研究中缺乏研究意识、研究行为、行动和研究能力去提高!

学习是创造,教学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