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报告

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村是* *最贫困的自然村,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根据Xi办发(2002)55号文件的通知,该村自2002年7月起被我院确定为对口扶贫村。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切实履行“导、帮、促、服”的职责,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为驻村办好事、实事。扶贫成效显著。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收入也由2002年的1212元增加到2005年的2096元,增长45%。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院职工大力支持。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我院在三岔河村成立了以副院长* *为首的扶贫工作队,重点抓扶贫。医院领导和部分职工多次牺牲休息时间深入村里调研,摸清贫困情况,分析贫困原因,明确扶贫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把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第二,大力发展教育,提高群众素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富,就要有人才,发展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在教育上,再苦也不能穷在孩子身上。”村里唯一的小学挤满了村委会。大部分桌椅歪歪扭扭,摇摇欲坠,黑板斑驳。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为该小学购置了60套全新的标准桌椅,配备了标准机房,还帮助该村小学硬化了学校操场,让孩子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了该村文教事业的逐步发展。同时,我院还协助该村聘请技术人员和教师组织村民集中培训6期,256户,1022人次,使该村基本达到一个科技通人的水平。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加致富能力,增强自我丰富和发展的能力,为全村脱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累发展潜力,加快整村脱贫步伐。该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村事业发展缓慢。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从根本上改善这些条件。为此,我院积极帮助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聚发展潜力,促进脱贫致富。我们驻村帮扶的时候,也是我们医院住院楼建设的关键时期。资金严重不足,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困难而放弃。在医院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帮助村里抓紧进行以下建设:

一、交通建设: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拥堵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我院全体职工捐款65438万元,为该村修建富民路。在各方的努力下,全村已建成4组公路,总长10公里,彻底解决了全村85户及周边村组1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

第二是水利建设:

1.配套渠网:投入7万元新修原三岔河近4公里引水渠,解决了210多亩水田的灌溉问题,实现了旱涝保收0.5亩水田的目标。同时在龙洞沟修建了小型水库,库容4万立方米,保证了干旱时期的灌溉水源。

2.河道整治:6条河道堵口封堵,5条河堤水泥砂浆加固,面积160米。既保护了基本水田,又保护了近1公里的以堤代路工程。

3.人畜饮水。新建30m3以上水窖46座,解决了148户、672人、30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使全村90多户农民吃上了“卫生水”。三是农村电网改造:新建低压线路48公里,实现城乡同价,让97%的农民用上“安全电”。

四是信息网络:集团开通了程控电话,电话接入率达到20以上。全村有电视机234台,加上无线用户,电视普及率达到78。五是生态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34座,完成荒山造林1万亩,退耕还林960亩,新增封山育林1 . 5万亩,淘汰了老虎灶,有效保护了生态,节约了能源。六、搬迁扶贫:帮助该村将偏远山区30户114人搬迁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公路边,建设统一的新房。

第四,加强健康扶贫,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村卫生室设施简陋,医生全靠“老三”。唯一的乡村医生素质不高,只能看感冒之类的小病。村民生病了,往往在家里僵着,等不到去医院。这时候,他们已经被拖进了一场大病。“一人得病,全家穷”。为从根本上解决该村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我院利用自身卫生资源优势,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入手。* * *投入1.8万余元,为诊所购买了2套床和被子,配备了1名合格的村医,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看病难的问题。还向* *卫生院免费赠送了一套尿检仪器和价值1000余元的四张病床,并免费为其培训卫生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极大地增强了为当地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同时,本站患者在我院住院还可享受20%的医疗费用减免。仅此一项,我院就为本站患者减少医疗费用近2万元。最大的受益者是村里的病人* * *,他入院时身无分文。我院不仅为* * *减免了6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医护人员还自发为他捐款捐物,送饭送衣。

在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无私帮助下,她很快康复出院。这个村的穷病人是今年4月份在我们医院住院的。我们医院花了3000多块钱免费给他治疗。病人出院时,感激地拉着医护人员的手说:“你真的比我的亲人还亲!”人事在变,我院干部职工对三岔河村民的真情从未改变。和村里结对子后,我们医院换了两届领导,但每一届领导都时刻记着三岔河村民的冷暖。每个医院领导都主动与村民结成帮扶对子。2003年春节前夕,* * *等院领导亲自给分户送去200元慰问金,劝他们不要被目前的贫困难倒,要振作起来,选对项目,开个晚会。

人民政府的关怀,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摆脱贫困的帽子,并表示县医院将是他们的坚强。

坚强的后盾,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县医院的干部职工都会帮到底。院领导还多次带领院内专家到村里义诊,免费赠送药品1000余元,让村里的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县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医院工作人员多次捐款捐物,捐赠的衣服、书包、文具等近千件,都及时送到了村民手中。每年春节前给村民送去粮食、油等慰问品。特别是2006年春节前,给村里20户老党员家庭送去了100元慰问金和一桶食用油。老党员们感激涕零,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配合村干部,带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报答县医院亲人的恩情。

第五,加强党的阵地建设,推进村党建工作。为帮助该村全面加强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切实解决“活动无场所、办公无场所、学习无设备”等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些突出问题,我院派出院长助理* * *到。

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协助村里的党建工作。* * *投资8000余元为村里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并争取按照“八有”标准尽快配备,即有门牌、有党旗、有入党誓词、有党员权利义务、有制度、有桌椅、有“五本两书”、有学习园地。使党员活动室真正成为农民党员的家、党员的“议事厅”、农村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坚强阵地,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四年来,我院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帮扶三岔河村现金6万余元,捐款3万余元。这个村子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5年底,全村生猪存栏1100头(净增800头),羊800只(净增750只),鸡5000只(净增3500只),经济林65438亩(净增988亩),农用三轮车10辆。570人脱贫,30户住上了“小洋楼”,65,438+000农民用上了电,90户农民解决了用水问题,53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村民现在有车出行,有电话通讯,有电视娱乐。山青水秀,平原纵横,路边民房林立,初步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昌盛的新景象。以上成绩是各级政府、广大群众和我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这些成绩离脱贫攻坚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相信,只要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就一定能脱贫致富,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