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为什么要纳入小学数学?
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来看,其内容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描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推理和预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项:1,描述性统计。包括真实数据、列表、直方图、扇形图等。2.数据的代表数、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3.可能性。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几何概率等。4.频率和概率,样本和总体。5.加权平均值和方差。6、树形图计算概率。前三项是小学的内容,后三项是初中的内容。这意味着:1,小学以统计学为主,概率为辅。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数据处理。2.数据处理有两种,描述性统计和数理统计。小学阶段主要描述统计学,很少用概率手段处理数据;但要有随机意识,适度沟通统计和概率。3.用概率来推断和预测随机变量的分布知识。在小学里,不可能用概率的方法进行推测和预测,只能进行一些猜测,属于没有证明的不合理推理。这样统计和概率在小学就放在一个学习领域,只提供一般的素养,为中学打下基础。小学的概率不可能和统计学有机联系。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和“概率”现象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适当渗透。另外,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能用概率来计算,所以总是停留在对可能性的认识上,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别很小,几乎是原地踏步。因此,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意减少小学概率统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