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在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体现每个阶段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探索其他课程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时期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一些信息的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知水平相一致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与他人交流;能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发展个人爱好和兴趣。5.知道自己应该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感。6.有条件的时候了解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编程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目前应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标有*)。基础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扩展模块是对学生的更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实际,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择拓展模块内容。课时安排: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课时,推荐102课时;计算机时数不得少于总时数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符合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原则。教学评价要注重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通过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分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信息技术概论(1)了解基本信息技术工具的功能:收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几种承载信息的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模块2操作系统简介(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用法。(2)学习一种汉字输入法。(3)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绘图(1)并学习使用基本绘图工具;(2)学会画图形。(3)学会给图形上色。(4)学会编辑和修饰图形。模块四:掌握一个计算机组成的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1)。(2)学习编辑、排版、保存文章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画、艺术词(艺术词)、表格。模块5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关于网络的基本知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和保存有用的信息。(3)学会收发邮件。模块6: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的类型。(2)学习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和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7 LOGO绘制(1)学习用LOGO基本绘制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形成组合图。(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播放音乐。(3)知道如何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4)了解LOGO的简单编程。
给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