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理解为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探讨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下面是我给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培养好习惯的一些方法。
第一,在课堂上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制定一些要求,让学生有行为规范。
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到学校有很多不适应。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搞清楚学校里的常规,比如课前、课中和课后要做什么等等。老师需要反复教,所以我先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套路教育,让他们明白课前、课中、课后该怎么做,让他们有行为准则。比如说;
1.上课前要准备好学习工具(数学书、铅笔盒、作业本、学习工具箱)放在课桌左侧,从上面的老师身上爬下来上课。在你见到老师之前不要坐下。当老师喊“上课”时,学生要站起来立正,大声向老师问好,并迅速安静地坐下。
2.上课不要随便说话,不要玩玩具,不要喝水,不要走来走去,注意听课,有问题就举手,老师会先提问再讲。老师不提问是不能打断的。
3.下课了,要站起来跟老师说“再见”,才能收拾学习工具。当你离开教室时,把桌椅放好。捡起地上的垃圾,保持教室干净整洁。
4.按时完成作业。做作业的时候要按要求分成作业本:比如作业前要用预习本,写数字用数码本,算题用方盒子,上课用作业本。
第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1.学会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看老师示范、板书、动作;听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回答;想想自己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动手操作学校工具和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不要心不在焉或者搞小动作,要注意;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仔细研究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补充,是否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和板书,认真操作学习工具,按要求做练习。有问题就举手,老师只有问了才说话,不能随便打断。要做到这一点,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除了上好课,老师还得盯着四面八方。在课堂上,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各种教具、学习工具,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眼神,用最委婉的语言提醒,同时可以转移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在大部分同学不注意的时候,我一边说童谣,一边通过做游戏或者做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比如游戏1,我会要求全班起立,我会叫学生去做,做的慢的学生会叫他“小蜗牛,慢”。比如举起左手,举起右手,往前走两步,往后走三步,加深对位置的理解。游戏二:我们来比一比谁坐得稳,谁坐得久。我说“开始”,每个学生都会安静认真的坐着,直到我说“结束”,学生都动不了了。如果他们中途搬家,就会叫他“小蜗牛,慢”。游戏三:开火车: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报数1-43,中途追不上或者报错就叫他“小蜗牛,慢点”。为了训练孩子的听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写作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可以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也有积极的意义。漂亮工整的文笔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格式书写,还有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对于作业的写作,我会经常点评,经常拿一些典型示范,主要是表扬。比如:1。把学生写得好的作业拍下来,在家长微信群里表扬,在平台上展示,让其他同学效仿,督促自己写作业写得工整。2.在教授1-10的数字时,我会再播放一遍课件,教学生正确书写1-10,让学生先在数字本上画图写字,再写漂亮。3.每次做作业,我都先把作业的格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4.每次连接都提醒学生“用尺子画线”。这样做,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话的训练,培养说话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反馈学习信息,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讲加减法的时候,让学生看图做题,多讲图和意义,然后列出公式。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公式来编题,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编多种多样的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编题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多讲一讲补十的过程,理解算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在班里找一些敢说话的孩子,带动和激励不敢说话的同学。在教学中,我对那些热爱探索,愿意冲锋陷阵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声音大;Xxxx同学真的很动脑筋;你说的很棒。等等。有时候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会通过给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加分来鼓励学生多发言。对于那些不擅长说话,害怕说话的同学,我会给他们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眼神,给他们适当的引导,及时的引导,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会说话,哪怕他们的声音很离谱,我也会用鼓励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觉得自己会说话,哪怕他错了。比如,当敢于发言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给害怕的人重复和模仿的机会,并给予鼓励:“你也讲得很好”,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课堂上那些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给了恐惧的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他们:“你回答得很正确,进步很大。”孩子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回答改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交谈;把点名回答改成几个孩子一起回答,增强孩子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和兴趣。
第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小学,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训练和正确的引导。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1,我会把文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展示在平台上,并一一讲解。每一类题目都引导学生审视和理解题目的含义,培养学生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天真浪漫,爱说话爱动,不被自己的行为所束缚,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我经常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我觉得这样会太影响学生的学习,然后我会尽量限制孩子的“运动”,有的还认为孩子患了“多动症”。如果你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会批评你,家长会强烈指责你。孩子上完一节课又苦又累,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是一年级的老师,可以让孩子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培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孩子和孩子以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会根据一些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作为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学习单元“位置”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些游戏作业:1,听命令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等等。2.玩和说: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学校的盒子,戴上,坐一坐,说什么在什么上面,什么在什么下面。什么在什么的左边,什么在什么的右边,等等。玩的过程中把握好前后左右的位置。
这个作业是我在学习《6和7的分离与结合》的时候设计的;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摆一个钟摆,分成一部分,把6根棍子(7根,8根,9根,10根)分成两部分。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放棍子或者其他物品),有条不紊的写下来。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反思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动脑,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的习惯。一年级学生遇到问题不会思考,也不会找解决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把题目提炼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思考;(2)语言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放松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有时候让那些不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怎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用脑子思考问题。(4)在小组合作中训练学生,让学生学会在小组中交流,利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