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自我修养

人们习惯性地用演绎思维来分析未知。据统计,抑郁症的终生自杀率约为15%。意味着无论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100个人中有15人只要患有抑郁症就会选择自杀。但是,由于所有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以15%的比例选择回避这个自杀的人,忽略了另外75%的存在。

不仅仅是抑郁症,人类对所有死亡率高的疾病都有类似的反应。

长期以来,有一种疾病被理解为一种偏执,一种意志的失败,或者是一种强烈的情绪。然而,再令人望而生畏,也总能引起共鸣。病人被认为是非常脆弱的,充满了自我毁灭的冲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医生致力于恢复病人的健康。他们的处方是:愉快的环境,远离压力和家庭,健康的饮食,锻炼和休息。听起来熟悉吗?这是什么病?抑郁症?焦虑症?反正就是一些心理疾病!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这是肺结核。

在过去,包括现在,肺结核、癌症之类的词汇往往让人望而生畏,原因只有一个——与死亡有关。如今,这种现象再次出现在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中,形成了一种因恐惧而产生的歧视。

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尝试、成功或失败。而人类文明中的很多尝试,成败与否,都意味着生死存亡。在潜意识中,已知的是有记录的成功或失败,而逆向思维将无记录的失败指向未知。但其实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人类对很多疾病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未知。面对疾病,医学有时候真的显得苍白无力。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人类选择避免那50%的糟糕情况,也就是避免疾病。对于大多数目前无法治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往往会被他人区别对待。

抑郁症的病因至今不是很清楚,但只能肯定的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抑郁症和很多疾病一样,因为这个未知而被排除在外。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思想,认为达尔文主义,尤其是其核心理念——生存竞争导致的自然淘汰,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疾病意味着虚弱,常常被认为是劣等的。在适者生存的思维指导下,患者往往会因为“对大多数人类生活质量的考虑”而受到他人的歧视。

在精神病医疗制度建立之前,在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下,精神病人被当作“魔咒”,对后来的人类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下,这种弱点被无限放大,永远逃不过优胜劣汰的现实。

中国人对心理疾病的恐惧来源于大街上无家可归者不堪忍受的形象,也来源于过去落后的治疗水平和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现在大部分精神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疾病。

“神经病”“精神病”“精神病”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用来侮辱别人。这样的语言习惯无形中让神经症、精神病、脑病成为带有人身攻击的贬义词。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病和其他疾病没什么区别,都是机体的不良反应,都有病理和解剖学基础,但这些词被过去的语言习惯赋予了新的意义,甚至这种新的意义掩盖了词本身的意义。

污名的来源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文化中赋予文字的被污染的意义,但先入为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固有的文化观念已经很难改变。目前去名词化的措施,大多是从词语本身入手,用新名词取代被污名化的词语。

2002年,日本精神神经学会宣布将精神分裂症更名为“综合障碍”,韩国也在2012将其更名为“调谐障碍”。

2012,中国卫生部将阿尔茨海默病更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另外,双相情感障碍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替代,精神疾病对精神障碍的改变,各地精神病院的更名,精神科对心身医学科的改变,都是为了避免那些污名化的词汇。

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完全改变污名化的现状。这个简单的重命名就像重定向一样,两者之间有一个等号。用不了多久,这些新词也会被贴上污名的标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人建议将“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改名为“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寻求一个去名词化的新名词,而是去除这些词汇上的文化标签,改变大众的刻板印象。

标签化的本质是分类,目的是降低认知成本;结果就是认知偏差。

有些人刻意给自己贴上标签有两个目的,要么是把自己放在某个群体中,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要么是为了表现自己(自夸和自嘲)。当大家随口说出“强迫症”的时候,“我要自闭了!”“我郁闷!”坦白说,这些话似乎已经成了笑话,也习以为常了。当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克服了自己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于疾病名称的标签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压力,让他们觉得得病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情),当他们鼓起勇气伸手求助时,却被无病呻吟的泡沫所掩盖,被当成了与泡沫同等质量的笑话。但在这个泡沫下,却有那么多无奈的怀抱。这些真正的病人会想“大家都有病,为什么我和他们不一样?”这时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你会怀疑自己,自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公平?这是什么样的讽刺?

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自己被别人贴上标签,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处处受到歧视和忽视。这大概是大家最常见的情况。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诊率不到10%,90%以上的患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治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没有勇气接受这样一种被污名化的疾病。但更糟糕的是,患者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疾病,而别人却试图强行撕掉他身上的标签,只是用“做作”来敷衍。这是强烈的不认同感,但他的痛苦被说成是矫情,受害者被打。

太宰治的名言,“我假装老了,每个人都会说我老了。我假装是个懒鬼,大家都谣传我是个懒鬼。我假装是个骗子,人们叫我骗子。我很有钱,大家都觉得我是个有钱人。我装冷,大家都说我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可是,当我真的疼得忍不住呻吟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我在呻吟。”正好完美的说明了这种情况。

心理疾病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多,装病成本低。对于很多跟风的人来说,那是因为他们体面,不做手术,不丑,不疼,他们只看到浪漫,神秘,颓废,帅气。

这里科普一下,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ICD-10对抑郁症的描述是:

a)情绪低落

b)罪恶感或价值感。

c)自杀意念。

d)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失去兴趣)

e)注意力缺失。

f)精力的丧失(别人可能会认为是懒)(精力的丧失)

g)食欲/体重变化。

h)睡眠障碍

I)认知障碍或焦虑(精神运动迟缓或焦虑)

诊断标准:9项中的5项以上,持续两周以上。

但不代表这就是抑郁症。这只是意味着你有抑郁发作。真正的诊断是两次或两次以上抑郁发作,间隔时间超过2个月,也就是说明确诊断至少需要3个月的病史。

另外,需要提醒您的是,ICD-10标准和SDS量表仅供您自己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如果需要诊断,建议去三甲医院的心身医学科或精神科门诊。

目前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精神疾病,或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影视作品中的“疯子”、“傻子”、“流浪汉”形象。

精神疾病又称心理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障碍,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不同程度的精神活动的临床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精神疾病约占中国人口的17%,已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最大负担。在我国,有超过654.38+0.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其中重症患者超过654.38+0.6万人,相当于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654.38+0人患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涵盖的范围很广,远非旧概念中的重症患者。其实从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到最轻的睡眠障碍,都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科主任史教授曾在2017国际神经精神高峰论坛上指出:“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最广为人知的,但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

有些人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所涉猎,所以用自己主观片面的想法对待精神病人。这种“半科普”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困扰,也留下了社会矛盾等巨大风险。

抑郁症和抑郁症在持续时间和程度上是不同的。正常的抑郁症往往有原因可循,比如失去亲人,金钱,爱情失败,工作不如意。一般情况下,时移世易,可以摆脱抑郁。而抑郁症则不是这样,通常没有原因可循,抑郁会无缘无故地发生,持续很长时间。正常的抑郁症是轻度的,没有抑郁症的其他伴随症状和重早轻晚的节律变化特征。但抑郁症患者更为抑郁,同时也有思维迟钝、动作减少、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者会被动自杀。

精神病和神经症性质不同。神经症包括许多不同的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失眠、躁狂症等。是一类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自知力不同。神经症患者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病理行为,生活在后悔和矛盾的痛苦中。而心理变态者,对自己的病态行为一无所知,坚信自己的行为没有问题,坚信自己的幻觉存在于世间。对自己的病没有自知之明和自制力。

大多数常见的心理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体自身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而逐渐改善和消失,不会对个体的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精神疾病和神经官能症常伴有器质性病变或激素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病理基础,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但一定是长期严重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懒惰是有能力做某件事,但不努力去完成它。这是一种可变的状态。你可以感到懒惰,但你仍然可以感到快乐、沮丧、愤怒和幸福。你非常健康,精力充沛。你只是喜欢做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做你的工作。你只是不想做你的工作。懒惰只是一种选择。

抑郁症是一种真正的疾病。它是一种类似高血压、胃病和皮肤病的疾病。它表现出来的是持续的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对过去喜欢的东西不再感到开心,自卑,恐惧等症状。

如果常见的懒惰是“我想整天躺在床上。”那么抑郁症就是“我能做的就是躺在床上,因为我讨厌我的生活。”我很难过,也很难过。我希望事情会有所改变,或者如果我死了,会有人想我吗?"

抑郁症是一种消耗你生命的疾病,它抹去了其他一切,掩盖了快乐、理智、动力、睡眠或进食的能力,甚至是生存的意愿。如果比较,一个懒的人就是不会打扫房间;一个抑郁的人不会打扫卫生,不会去购物,不会去聚会,不会去公园,不会和朋友一起玩等等。

懒惰懒惰往往是对生活的满足,懒惰才是根本动力。抑郁症失去活力只是一种症状:患抑郁症的人是在承受内心的痛苦。当你看到他慵懒的躺在床上,看似没什么,其实他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一遍又一遍的拍打着自己脆弱的心灵。抑郁症导致的“行动力”不足只是“懒惰”出现的原因之一;幸福感的缺失、不断的反刍、自卑等负面情绪,会造成因抑郁而导致的拖延、疲劳,使他们更加“懒惰”。

如果单纯区分懒惰和失去活力,懒惰=什么都不愿意做;失去活力=什么都做不了。主观上有能力“不愿意”做和没有能力“不能”做,是区分懒惰和抑郁的重要标准。

2018年4月27日在第一医院(某私立医院)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II型,接受治疗(药物治疗和rTMS理疗)。后来发现这一天恰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订)实施的第一天。

2065 438+08 5月8日因为无法正常学习,办理休学手续,太巧了。这一天是世界微笑日,真的很讽刺。

2018年5月28日在都江堰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确诊为焦虑抑郁(三级B)。)而改为服用文拉法辛。

2018年8月2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诊断为(重度)抑郁、(重度)焦虑、重度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三级甲等),就诊时未向医生报告双相情感障碍病情,改为服用左洛复(舍曲林制剂)、易舒(丁螺环酮制剂),以及催眠镇静剂。

2018 10 9临近休学期,要办理复学手续,下一级学习。

2019 1 14期末考试时出现严重的PTSD症状,于是申请缺考,提前回家。

2019 2月13日下午,我精神状态崩溃,和父亲发生了争执。后来我去了书店没关门就开始写这一段。

2065438+2009年2月65438+2009年4月自我判断昨天应该是抑郁阶段,轻度躁狂阶段,写了一夜就写完了,我是清醒的。

(之前有人说我经常跟别人提起我的病,曾经质疑我的病。现在我就透露一下我的整个从医经历,让TA闭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我的目标是净化这个名字。当然,我要先坦然面对。疾病要被治愈的前提是你把它当成疾病来对待,并且敢于面对它。)

我有一个爱好,就是查看每天的历史事件或纪念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很感兴趣。

有一次我偶然发现我的生日和Kimi抑郁症自杀是同一天。太巧了!

从小父母关系疏远,长期受到父母的言语暴力和冷暴力(言语暴力也属于家暴范畴)。

2008年,我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可能对我有一些影响)。

初中的时候和复学后,遇到了校园欺凌和同学的网络暴力。

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平台针对我的一些网络暴力。

原谅我这次没有详细叙述我的经历。往事太多,篇幅有限,不敢回忆。我害怕又一次创伤后应激障碍发作。不好意思!)

2019二月13晚

2019二月14上午

于成都文轩宣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