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天皇
此时,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政治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幕后势力和幕府正在进行最后的决战。在这场较量中,双方必须争夺皇帝的旗帜。谁掌握了皇帝,谁就是“官军”,否则就是“贼军”。较量的结果是,德川幕府如同西沉的红太阳,衰落不可逆转。幕府德川庆喜不得不在6月1867+10月14日归还政府。同一天,手握朝廷实权、身为皇帝弟子的岩仓具视等人,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密诏,称德川庆喜“依仗历代之力,依仗家族之力,肆意杀害忠良,数次拒王命,故无惧取先帝圣旨,陷众于山沟之中。”罪恶来了,中国就倾覆了。”密令号召落幕派“杀贼欢庆,速归天庭。“反幕派的秘密目的更厉害。
65438年2月9日,朝廷颁布复辟大令,废关、幕府,设总裁、议和参三职。小皇宫里日夜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德川庆喜等事宜。皇帝亲自来开会,主张严惩和宽恕的两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主张宽恕的土佐勋爵说,对方是在“利用年轻的天皇谋取私利”。然而,宽恕派最终在重罚派的压力下屈服了,会议决定命令德川庆喜辞职并接受土地。可见此时的皇帝还是反幕派的工具。据说当时天皇主张在处理德川庆喜问题时不要完全压倒德川的功劳,但天皇的这一想法并没有对反幕府派的行动产生任何影响。
3月1868,14日,天皇带领官员和王子们在陈子庙祭神,并颁布了“让我们在广州开会,让一切机会由民意决定”、“破除旧习陋习”、“向世界求知”五大誓言,作为日本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同时,天皇发布的诏书也表明了天皇和新成立的明治政府“经营四方,安抚万亿,开辟万里浪,宣示四海国威”的决心。被称为日本历史三大转折点之一的明治维新开始了。21年4月,政府制定《政制书》,建立帝国政府复古的帝国统治机构。尽管天皇处于这一统治机构的中心,但“所有权力都属于太政官”,这一权力掌握在三世三世、岩仓具视等人手中。后来,在明治维新中做出贡献的中下层武士逐渐加入政权核心,取代王公大臣,掌握国家政权。为了表明新政府是国家的主权,2、3月间,天皇被特别邀请会见各国驻日本的外交使节。席间,皇帝画眉,完全是平安时期的装束,让各国使节大开眼界。7月江户改东京,8月在陈子厅举行登基大典,9月改明治(明治年号取自《周易》“圣贤朝南听天下,从明起治”的句子),规定一元花一辈子,迁都东京。1869年3月,天皇入驻东京宫。
明治政府在整顿和完善统治机构的同时,大力宣扬日本为神,神化天皇。1871,11年6月,明治政府还规定天皇神武节和纪元节为国家节日,在宫内修建八座神社,各地毁佛弃佛,以神道教为国教,政府主管全国神社。因为皇帝是神,即使描绘皇帝的模样也是对皇帝的不敬,历史剧里也禁止出现皇帝的形象。政府安排皇帝多次巡视全国各地,以提高他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政府还对监狱中的4000名基督教徒施以酷刑,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信仰神道教,崇拜天皇。不听话的,男人被送去矿山做苦工,女人被送去妓院折磨摧残。就连维新功臣之一的小南横井,也因为崇拜西方民主,鼓吹* * *和政治,被亲兵团暗杀,被怀疑是基督徒。明治政府的这一政策来源于岩仓具视等人的主张,即独裁的实现应以对天皇的宗教崇拜为基础。
明治政府执政的人也非常重视明治天皇的培养,先后任命了铁印平田、加藤弘之、永福本田、西村茂树、西周、若松美雪福山、一吉正行、中岛种子大臣等当代知名学者为“助手”,精心培养天皇。讲授的课程中,有中国的经典《诗经》、《史记》、《资治通鉴》、《贞观显贵》、日本的历史书《正统天皇实录》等。,除了关于西方世界的新知识,《西方国家汇编》、《法国政治法典》等名著都成了教材,还教皇帝学德语。经过这样精心的教育,明治天皇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尊重传统,具有开放精神的君主。
为了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借鉴有益的经验,明治政府于1871年10月向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派出了高级使团。通过这一考察,明治政府确定了其追求的总目标,即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英国和德国)为样本,大力扶植和发展资本主义,把日本建设成为富国强军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摆脱半殖民地危机,向海外扩张。因此,明治政府提出了“富民强兵”、“再生产繁荣”、“文明化”三大政策,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明治政府首先果断决定封建诸侯将领和民众“回归”中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废除封建制度,各地设郡县,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消除了封建割据,统一了全国。政府还剥夺旧武士阶级的封建特权,严厉镇压50岁以下的武装叛乱。与此同时,明治政府不断调整和改组国家权力机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868年,建立宰相国务机构,到1875年,形成元老院(立法)、大法院(司法)、郑泰官(行政),三权分立形式,基本确立了天皇制的官僚统治体系。为了准备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明治政府于1885年6月将郑泰官制改为内阁制,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现代文官制度。
军事方面,明治政府于1873年初颁布了征兵令,确立了“全体国民必须服兵役”的原则,在军队中确立了军务和军令双重制度。总参谋部等军事部门的最高领导人有权“上奏幕”,军政大事可直接向天皇汇报,影响内阁。明治政府还先后颁布“军令”“军令”,用封建武士道精神禁锢士兵思想,士兵哗变成为反动帝国军国主义的服务工具。
就法制而言,制定宪法是最重要的改革。明治政府经过多年准备,于1889年颁布了以《德意志宪法》为基础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元首,拥有总体主权”。元老院和枢密院是天皇的重要咨询机关,而内阁是仅向天皇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议会由上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者权力相同,众议院的作用有限。虽然人民得到了一些权利,但是他们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部宪法很保守,但却是东方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890年建立议会制,其他法律制度陆续制定。到90年代末,日本已经成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制完备。
经济上,明治政府非常重视依靠国家权力和资本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国有工矿企业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政府通过改革地方税、取消封建武士的俸禄和从国外掠夺等手段积累资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行“培育和发展工业”的政策,建立现代企业,移植和引进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限制垄断,鼓励竞争,奖励国内生产,努力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必要时将除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有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民间资本。导致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农业发展缓慢,农村还维持着大量的封建租佃关系,工农业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
在文化教育方面,明治政府颁布了1872学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改革,目标是“城无学校,家无学校”。首先,全国划分学区,设置各级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明治政府也尽力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教育经费。1879和1886两次政府调整教育政策,改变了“一刀切”的做法,使之更加符合日本国情。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倡“皇者万代一家”、灌输封建忠君思想的国史教育。1890年颁布的《诏书》宣扬“忠孝”的封建道德规范,成为天皇制下军国主义教育的根本准则。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日益壮大的明治天皇逐渐参与了国家权力。尤其是在1877和1878年,维新运动的第三任领袖城户隆吉病逝,西乡隆盛战败自杀,久保俊一被刺死。同时,伊藤博文等明治政府第二代领导人掌握了权利,明治天皇也开始参与国家事务,经常访问内阁,实行亲政。特别是在1888年枢密院开始审议宪法草案后,* * *召开了90次会议。明治天皇亲自出席这些会议,认真听取与会者的发言,表现出对宪法问题的极大关注和重视。1889,11年2月,明治天皇主持了宪法颁布仪式,同时颁布了《众议院议员选举法》、《贵族院令》和《皇室典范》。这是近代日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近代日本皇权国家即半封建资产阶级国家形成的标志。在这种君主立宪制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的法律、行政、军事大权都掌握在天皇手中。天皇的立法权由国会“称赞”,行政权由内阁“辅佐”,军权由军部“发挥”。此时天皇的权力不仅与封建时代的天皇和幕府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明治维新初期“复辟帝制”后的天皇有着本质的区别。天皇的阶级属性此时发生了变化,从封建君主变成了大地主大资本家,成为明治时代日本封建与资产阶级结合的最高体现(皇族占有的土地从明治初年的约600镇扩大到1890年的3654500镇,1887年的皇室财产总额为7885840日元,655。
1890 165438+10月,第一届开。明治天皇亲自出席会议,并宣读了召集议会的圣旨。日本成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并迈出了使强兵成为富国的第一步。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义,被积极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人所把持。内政改革基本完成,国力基本充实之后,他们急于在国外扩张势力。为此,为了加速扩充军备,年复一年地编制庞大的军事预算。然而,在议会审议时,政府的扩军预算遭到了在野党的激烈反对,政府无奈,只得动用天皇的权威迫使其就范。1893年2月的第四次议会上,明治天皇颁布上谕,希望政府和议会“同舟共济”。天皇决定在6年内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支出30万日元来补充建造军舰的费用,各级官员也被迫减薪1/10,以弥补军费的不足。在皇帝的压力下,反对党不得不放弃,向政府妥协。政府的扩军备战毫无抵抗之力,而且变本加厉地向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方向发展。
1894年,日本政府以占领朝鲜为目的,首先挑起甲午战争。明治天皇发布宣战,移师广岛战时大本营,日夜监军指挥战争。女王还前往医院慰问受伤士兵,鼓励士气。日本打败了腐朽的大清帝国,不仅确立了在朝鲜的地位,而且夺取了台湾省和澎湖,获得了2.3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和在中国的大量利益。在战争的刺激下,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新的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国支付的巨额“赔款”中,83.6%被日本政府用于扩充军备,5.5%归皇室,教育经费等其他资金合计只有10.9%。1904年,日本以朝鲜和中国东北为目标,与沙俄开战。明治天皇在宫内设立的战时大本营指挥战争,积极扮演最高统帅的角色。通过日俄战争,日本的侵略波及半个中国东北,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世界排名前五。
日俄战争前后,日本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发展成为有自己特色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吞并朝鲜,日本帝国主义的领土进一步扩大。这一切被后人誉为明治天皇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明治天皇在位46年,一生的活动都是明治时代的集中反映。前期,他为日本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走上强兵富国之路,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做出了努力。后期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和无休止的对外侵略扩张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明治后期的日本侵略战争占据了明治天皇的一生。
2002年7月,明治天皇去世,享年61岁。他的去世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日本政府在9月13日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在日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乃木希典将军和他的妻子在同一天自杀,以示对明治天皇的忠诚。明治天皇葬在京都的友治陵墓。陵墓面积广阔,但陵墓本身朴实无华,这可能反映了陵墓主人节俭、勤俭的性格。明治天皇注重个人修养,擅长写诗,一生留下了数万首内容多样、风格各异的诗歌。
明治时代是一个暴力动荡的时代。由于实行各种资产阶级改革,日本初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日本民族变成了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可见整个明治时代是一个先改革后扩张的过程。
明治维新的进步意义在于,明治维新是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现代化,它建立了封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现代天皇制,使日本和其他东方民族一样,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1911年,日美签订新约,日本完全确立了关税自主权。日本打破了欧美列强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格局,对亚洲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在看到明治维新进步意义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其反动的历史作用。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给亚洲邻国的“礼物”只有停滞、落后、奴役和屠杀。同时实现了民族独立,变成了军事上的封建帝国主义和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从而规定了日本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必然道路。
推荐两本书给LZ,《日本天皇传》和《日本皇室百代兴衰》。有时间一定要找找~网上书店很好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