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准备存在哪些问题?

1.这项任务不能是惩罚性的。

调查中,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非常反感;其次,学生反映有的老师让学生抄错试卷或者作业题50、20遍!有些同学胆子小,非要做,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就是不做。结果老师严厉批评了没做的同学,师生关系紧张。这样下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老师,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效果会好吗?在我看来,这个作业的结果只有一个:学生对你教的学科非常反感。老师不要以为自己打着“善良”的旗号在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善良害了学生,我们的未来毁了!老师不自己设计、思考、选择作业,是对学生的摧残!

2.统筹安排,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如果老师争相增加作业量,就很难控制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总量。各科老师要把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让学生每天的作业控制在三个小时以内,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预习和复习。

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在期刊库中。

如果各科老师难以掌握作业总量,我认为可以请班主任沟通协调,或者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每个老师都会告诉班主任或者学生代表当天要布置的作业,由班主任汇总,统一布置给学生。或者,老师可以和学生代表讨论确定作业量,从而有效控制每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量。

3.作业要保证质量和效果。

布置作业前,教师首先要“做作业”——搜索作业题,认真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什么类型的作业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业要系统连贯,符合教学和教学目标,作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布置作业不是老师随便应付的事情,更不是老师随意脱口而出的事情,而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教师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选取一定数量的问题或综合一些问题分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4.布置作业时兼顾个性和* * *性。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时的认知基础、情绪准备、学习能力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时,学习速度、时间、帮助都不一样。既然学生之间的差异毋庸置疑,那么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应该是多层次的、灵活的,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是同一个作业。当然,老师布置作业首先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尽量做到梯度化、差异化,即要有不同的层次,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总之,老师布置作业要考虑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习惯,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发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