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名青莲居士。祖籍陇西季承(今甘肃秦安),隋末迁徙西域。他出生在碎叶城(现在的吉尔斯坦),也就是当时大渡湖府所在的地方。才华横溢的天才,被称为堕落的不朽。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构思独特,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712-770),字美,从襄阳(今湖北)迁到珙县(今河南),是初唐诗人杜的孙子。杜少陵和杜工部因他们的诗而闻名,因为他们经常自称为“年轻的凌爷老”,并在监察部担任过外交部长。他们的诗歌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展现了唐朝从开元盛世到解体衰落的历史进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生动,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
王维(701-761),字莫,原籍齐(今山西祁县),父迁(今山西永济西),故名河东人。开元进士何历任大乐诚、游士毅等职。安禄山造反时,被迫担任伪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很高。苏东坡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其是山水诗的成就。和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蒙”。晚年无心仕途,一心为佛,后人称他为“诗佛”。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那年去长安科考,我一直隐居在家乡流明学习写诗。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时期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与王维齐名,合称“王蒙”。
王昌龄(约690-756?),字邵伯,今陕西Xi人,据说是陕西南靖或太原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一生只做小官。安史之乱时,他在回江宁的路上被亳州刺史邱孝所杀。诗歌比较好写宫怨、边塞、送别,特别擅长七大奇观。它被誉为“圣手七大奇迹”,被称为“诗人的天子”。
秋微(694-789?),苏州(今浙江)嘉兴人,天宝年间进士,右官太子之子。与王维、刘长卿交好,活到95岁。相传他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
不要潜水(692-749?),字晓桐,湖北江陵人,说的是江西南康人。开元十四年,进士,被义守魏任命为集贤所,移左收遗骨,最后成为阿郎,后退居江东。诗多描写山中隐逸生活和党外情怀,美轮美奂。
常健(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以秀才身份加入王长龄,只做过徐仪伟的士官。诗歌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语言选择精妙,境界深远。
南阳人岑参(715-770)说自己是湖北江陵人,年轻时住在河南松阳。天宝三年入进士,先为小吏,后为史刺史,史称“岑家洲”。诗歌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元杰(719-772),字慈善,号满郎、沛伯,祖籍河南,曾在洞中避难。天宝十二年进士,广德二年授道州为史刺史,后移掌史。诗歌讽刺时政,反映人民疾苦。
魏(737-791?),赵婧长安(今陕西Xi)人,天宝末年在朝廷做玄宗的侍卫官。他早年是个任侠,野性不羁。后来,他努力考中了进士。因为我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魏苏州”。诗风苍凉清高,以善于写风景、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柳宗元(773-819),字刘合东,山西郓城县解州镇人。贞元九年,德宗中进士,还讲学博学。元外郎,官至礼部,因参与王集团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后移任柳州刺史,史称柳柳州。诗歌和散文在当时非常有名。他和韩愈一起领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刘汉。
孟郊(751-814),湖州(今浙江德清)武康东野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进士。他只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耿介一生都是穷人,他的诗描述了人民的苦难和残酷的世界。语言戒平庸,追求薄硬古怪的风格。与贾岛同名,人称“薄郊岛”。
陈子昂(661-702),字子州射洪(今四川)人。他年轻的时候,在2000年做了任侠,是宗瑞文明元年的学者。武则天当政时,担任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奇(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任新乡县尉下级官。他的诗歌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悲凉,尤其是七言歌。
韩愈(768-824),河南合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自称郡王昌黎,世称韩昌黎。年轻,孤独而贫穷,勤奋好学,德宗贞元做了八年秀才。曾任监察御史,因免关官,被贬阳山县令。后来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调任刑部侍郎,因上述谏辞被贬为潮州刺史。我在吏部任侍郎,死为文官,所以被称为高丽吏部,高丽文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二并称为刘汉。诗歌力求新颖、豪放、气势。
白居易(772-846),本名乐天,晚年是一位名叫香山的学者。他的前任是太原人,后来迁到下邽(今陕西渭南),出生在河南新郑。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曾是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位高权重,晚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善佛,自己成了乐师。他一生写了很多诗,其中以讽喻诗最为著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能言善辩的老太婆”。叙事诗如《琵琶行》、《长恨歌》也很有名。
李商隐(813-858),字一山,玉溪人。淮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车进了一个进士。因为牛李之间的不断争斗,我一生失意。他的诗构思新颖,风格优美,尤其是一些爱情诗缠绵悱恻,令人回味无穷。但太晦涩难懂,无法解开,有“诗人爱昆西,只恨没人写简媜”之说。
高适(702-765),本名达夫,德州周县(今河北景县)人。他有点落魄。过了四十岁,中了尤克郡第一名,不久便辞了职。后来,他在我国驻河西使节宋的门帘中担任了秘书一职,见识了大漠的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他的诗直白,不华丽,以七言歌最具特色,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又称“高岑”。
王波(649-676),字安人,江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时,他是苏游柯基的一员。他曾经在周国参军,然后去看望他的父亲。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7岁。他的诗力求摆脱齐梁的诗风,散文也有名气。著名的《王腾亭序》就是他写的。他们与杨炯、陆、罗并称为初唐四杰。
罗(640-?),祖籍义乌,梧州(今浙江)人,早年落魄,但诗作颇有名气。他一生只做过主簿里的小官,参加过讨伐武则天的义勇军,为徐起草过《为武氏》。后来战败绝望,不知何去何从。也是初唐四杰之一。
杜(约646-708),字须简,襄阳(今属湖北)人,迁居河南珙县。他是伟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咸亨皇帝是个秀才,曾经做过、洛阳丞等小官,又是个直学士,在一所文学学校读书。他与李乔、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他是唐代“近体诗”的创始人之一,作品朴实自然。
宋·文志(约656-712),少莲人,字延庆,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周国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商朝进士,武则天为官,方城监。当中宗被选为秀文馆学士时,他被选为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和。他的作品大多粉饰现实,歌颂和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有一定地位。
王婉(?-750),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开元五年任荥阳主簿,止于洛阳。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多,这首《北堡山下的一泊》最为著名。
刘长卿(709-790?),字书房,河间(今河北)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曾任常州郡校尉。曾两次因事入狱,迁居司马、,状告随州为刺史。诗歌多描写政治失意的心情,也反映混乱,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五言诗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长城”。
李益(748-827),陕西古藏(今甘肃武威)人,后迁居河南郑州。他在大理做了四年秀才,第一次被任命为郑县尉。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提升,然后抛弃了自己的官职在赵岩四处游荡。宪宗做官书记的时候,监督比较少,最终做了礼部尚书。诗风豪放明快,尤其是边塞诗。
刘禹锡(772-842),洛阳(今河南)人,说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九年中进士,授监谏。因参与王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迁居连州任刺史。后因宰相裴度的推荐,被任命为太子客,加为校勘司史,称刘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浏”,常与白居易合唱,又名“白柳”。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反映社会生活。
张继(768-830?),字文昌,祖籍吴军(今江苏宿州),住在吴江(今安徽吴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太常寺太祖、水部尚书、掌大臣,故世称“张水郎”或“张”等。由于家境贫寒,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子张太主”。作为韩愈的学生,他的诗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得到了与王建齐名、被称为“王璋”的白居易的称赞。
杜牧(803-852),字,京兆万年(今陕西Xi)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进士,为江西观察使、宣局观察使沈传师、本报通讯员牛森儒幕僚。任御史监,兼黄、迟、穆刺史。后来做了司勋的外交大臣,最终写了一本书。诗歌豪放优美,自成风格,人称“小杜”。它也和李商隐一样,被称为“小杜丽”。
温庭筠(812-870?),本名祁,字费清,山西祁县人。思维敏捷,精通音律。每次考试都押官韵,八手形成八个韵,时间数为“文八*”。如果你对你的仕途不满意,你将成为郭子的助教。诗歌修辞华丽,少数作品反映时政。和李商隐一样,被称为“文礼”。他还写了花间派的鼻祖词,极大地推动了五代以后词的发展。
杜荀鹤(846-907),池州九华山、石台(今安徽石台)人。相传杜牧是一个妃子的儿子。赵宗大顺第二年是秀才,却是做官。他是五代大帝朱温的翰林,五天后才去世。他的诗歌语言通俗,部分作品反映了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在当时比较突出,宫体诗也很有名。
魏庄(836-910),长安(今陕西长安县)凌渡人,昭宗甘宁元年进士。他年轻时生活放荡。后来,他作为王的秘书进入蜀国,并任命他为丞相。他的诗非常有名。长诗《福琴吟》反映了妇女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有名气。他的歌词语言优美,用描写手法写出闺阁的感受和享乐的生活。他和文一样,是花间派的重要诗人。
崔豪(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朝员。早期生活浪漫,诗歌多以闺情为主,浮浅多彩,诗风变得豪放奔放。
元稹(779-831),河南洛阳人。我早年家里很穷。贞元九年,19年被授予秀才称号。他曾监管御史,但因得罪宦官和保守官僚而被斥责。后来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书。最后在武昌军中暴病而亡。白居易是早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与白居易齐名,被誉为世界“白元”。其实,无论是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诗歌的艺术,元稹都远不能与白居易相提并论。
王之涣(688-742),纪灵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曾祖父迁居山西绛县。豪放不羁的他,时常哀叹剑术,他的诗多为当时乐师传唱,一时声名鹊起。常与高适、王昌龄合唱,以擅长描写边塞风光而闻名。
贾岛(779-843),河北省涿县人。当初他出家无名,后来韩愈劝他回归世俗。屡次考中进士,曾担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追求纯奇的意境和注重词的提炼而闻名。与孟郊同名,人称“薄郊岛”。
何(659-744),字纪真。武则天生于越州永州(今浙江萧山),圣原秀才,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客、秘书监等职。自封四明狂徒,与李白、张旭等人并称为长安“饮酒八仙”。龚书法,尤擅草书,多有祭神诗和应作,偶有小诗清新喜人。
张旭(675-750?),字,吴(今江苏苏州)人。常熟县令曾观与吴金的悠久历史。善草书,善性酒,号称天下张典,也是“饮酒八仙”之一。他的草书在当时与李白的诗和裴的舞并称为“三绝”,他的诗也独树一帜,擅长七绝。
崔护,字殷公,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基。最终岭南节度使。他的诗风凝练婉约,语言极其清新。六首诗,都是佳作,尤其是《城南村题》流传最广,家喻户晓,有* * *眼光。这首诗,用一句“人面桃花,物与人不同”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千万万人经历过的* * *人生经历,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