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上)
班主任是什么?这是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很重要。如果给班主任定位,会起到什么作用?有人把班主任看作是教育管理者,是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而我认为班主任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服务者。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辨奇数和偶数。接下来,他做了家庭作业,因为他不会写,所以老师帮助了他。刚写完“1”,他赶紧递给老师一支红铅笔,让老师用红铅笔写“2”。老师很疑惑,因为这个工作不需要换笔。老师二话没说,按照他的要求用红铅笔写下了数字“2”。写完“2”后,他把铅笔递给老师,让他写数字“3”。就这样,他每写一个数字就换一支铅笔。写完后,他指着用铅笔写的数字说:“我打不开。”然后他指着用红铅笔写的数字说:“你可以打开。”说完开心地笑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请等待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似乎这句话更适用于我们成年人。要多观察孩子在做什么,想做什么,不要按照大人的想法提前打扰他们的思考。我们班主任要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服务,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服务者。也许有些班主任会质疑,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凌驾于其他之上的,现在提出了“服务”这个角色。班主任服务学生是像超市的导购还是酒店的服务员?现在班主任的工作真的这么居高临下吗?
现代社会,人必须有服务意识,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服务。教育要为学生服务,学校要为学生服务,老师也要为学生服务。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本质。这就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责任感,体现教育服务的公平性。我们的班主任只有具备优质的服务意识,才会更加关注和深入研究服务对象,规划未来,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本世纪初,张享铭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点;魏书生曾经说过:因为学生需要教育,所以他们有教师这个职业,不是因为他们有教师,而是因为他们想要一些学生来教他们。是学生决定了老师的存在。这样看来,我们的饭碗是学生给的,没有理由不端上来。作为班主任,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这也是我们做好班主任的前提。
班主任应该如何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诠释了班主任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班主任不应该俯视或仰视学生,而应该俯视,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但是为学生服务不是纵容,不是迁就,学生可以为所欲为。你应该还记得“杨关羽”事件吧?2008年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当事老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做“看客”,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上课,直到下课,最终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此事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有人觉得他比范跑跑还不如。可见我们班主任不是纵容放任学生,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要通过服务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生条例,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成为各种条例的制定者和遵守者,在自我约束中成长。
那么我们的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为学生服务好呢?我觉得教师的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践行:1,服务学生的情感。学生是一个古怪可爱的小精灵,他们很在意老师的看法。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就应该有一颗爱的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洞察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理解、欣赏、信任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这一切娇艳的花朵在爱的土壤里绽放。2.服务学生生活。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最近哪个孩子的父母出去工作了?哪个孩子这周生活费不够?哪个孩子离学校更远?哪个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是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最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班主任要重视他们,他们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为学生扫除生活上的障碍。3.满足学生的需求。这里所说的需求是指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学生的求知欲是无止境的。我们的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在学习中为学生服务。另外,也要服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他们和同学发生争执的时候,当他们对事物产生偏见的时候,当他们厌倦逃学的时候,当他们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时候,当他们感到孤独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要引导他们清除内心的障碍,让他们拥有生活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服务是一种功能,一种责任,一种全新的理念。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了班主任服务思想的内涵。班主任作为服务者,要真正尽可能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我们的学生在优质的服务下越飞越高!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之二
回顾我这几年的班主任生活——投入、忙乱、平淡,似乎没有太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有时候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在想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迷茫、彷徨、摸索中,我在挣扎,但我还是跌跌撞撞的前行。而我也借此机会静下心来反思班主任的工作。我觉得我之前的班主任工作确实有很多不足,也留下了很多遗憾。但值得我把它作为人生工作中的一个宝藏来反思,安慰我愧疚的心,留下成长的印记。
反思一:目标定位不准,漫无目的。
"成功的秘密总是同一个目标。"的确,一个准确的目标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黑暗中的灯塔。当然,我们班主任的工作离不开有准确的目标来引领。回顾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我觉得自己的不足首先体现在目标设定方面——在管理目标设定上,由于自己定位不准,往往没有瞄准目标,以至于收效甚微。按照常理,高三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围绕着准备高考这个中心。同样,高考成绩也成为衡量工作业绩的标杆。这一切似乎都有明确的目标。但实际结果告诉我,一个班主任的工作不应该这么简单。大学里很多同学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们大学的物种不尽如人意,不适合。我一直在反思:除了送他们上大学,我有没有教会他们一点做人的道理,一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在目标的定位上跌跌撞撞,或者是野心太大,或者是缺乏民主。我感到有些内疚,但我也意识到了目标定位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反思二:诚意太少,难以融化人心。
这几年来,我一直以为我为学生付出的已经够多了。但现在仔细想想,其实我给学生的很多爱都是带着“标签”的——一种付出的爱,远非真情和无私。比如,平日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会耐心地给他们分析解释;当学生犯错时,我会认真引导、劝导;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宽慰和鼓励,尤其是在考试前,这种爱的关怀会更加突出。其实这种关爱学生的表现,说到底就是教学考核的压力。所以,这不是真爱,充其量只能算是付出的爱。正因为如此,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是表面的,所以很多同学考上大学后就很少联系我,这让他们觉得很丢人。
没有真正的心灵碰撞,是很难擦出爱的火花的。感情只能被感情吸引,被感情影响,被感情唤醒。这是我记忆中永远的痛。我想,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不求回报,让彼此的心在真爱互动的世界里激情燃烧,才能编织出一片温暖的教育天空。
反思三:组织协调能力差,单打独斗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有能力,也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必须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成功。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团体项目,单打独斗是不可行的。必须善于借用各种有利因素配合作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是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有时候会觉得不知所措,好像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在和老师、班干部一起组织协调班级工作的管理中,我总是把自己当成绝对的主角,别人永远是配角。难以调动教师和班干部的积极性,导致班级协同管理的“统战”支离破碎。这能单独完成吗?这样能管好班级吗?这几年虽然一直在这方面努力,但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是在不断的磕碰中前行。我以为,“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小川),我会在吸取教训中继续虚心前行。
反思四:缺乏相关知识,被动水
“问渠何处如此清,唯源头活水。”这句话很好。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像流水一样,才能孕育出鲜活的生命。这就需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和行动,不断提升自己。但是,这几年,有时候人会因为忙而觉得有点“憋气”。而这就是我偷懒的借口——偷懒给自己“充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随时补充储备。双重身份的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在实施工作时必须了解一定的教育规律,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等一系列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再尝试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取长补短。并且扪心自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至于在面对棘手的突发事件时,我们无法冷静或有效地应对。比喻没有希望进入大学的同学,我以为只要用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投入,总会有回报的。但事实并不尽如人意。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直接导致“还没等他征服,他就死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努力久了没事,但也给自己抹上了灰尘,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虽然后来也意识到了不足,有意扭转,但也只能“亡羊补牢”。
我常常在想,如何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把班主任的批评当成自己的爱,把班主任的表扬当成自己的鼓励。从而激发情感,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习惯,使学生产生尊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引导,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想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只要用心去做——定目标,付出真爱,认真协调,提升自己,认真反思等等。,我们会让每一个记忆和工作没有罪恶感。因为有付出的心就会有奇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一片美好的天空。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之三
高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变化最快的时期。对于初二学生的教育,很多班主任都很尴尬。作为年级主任,他们经常要协助班主任处理一些情况。作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论述教育的机智与艺术。
教育的艺术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就是面对不同人格特征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采取最恰当的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初二第二学期开学没几天,A班班主任告诉我,班里的同学王又犯老毛病了!一听到名字就头疼!因为王是一个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他在高一的时候有很多违纪材料。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变得更好。刚上课几天,他表现不错,但一周后,他的老习惯又回来了:上课迟到,睡觉,扰乱课堂秩序,不交作业。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胡说八道的时候他总是不肯听。此外,旷工人数与日俱增。班主任几乎每天都找他谈话,打电话给他父母,反映他在学校的情况和逃课的情况。他父母当时跟班主任说,等他下班回家再好好跟他说。后来同学告诉班主任,电话不是他父母接的,每次都是他自己或者他朋友接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老师们更加生气。更严重的是,有一天数学老师很生气,跟我说王的同学把她举报到教育局,说老师因为他一次数学作业不认真,变相惩罚学生,老师让他认真改了两次错题。不仅是数学老师,其他老师也反映,这个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捅窝,扰乱课堂秩序。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了。我想了想,决定让这个学生设身处地,让他当一次老师!和班主任商量后,我们给同学王打了电话。我平静地对王说,“他说,老师错了!我知道我的行为太过分了。我不应该当众侮辱你,对不起!其实有一些原因我不明白,就是我太冲动了,爱面子。换句话说,我太天真无知,怕在同学面前丢脸,想炫耀。
老师,对不起!我真诚地向你道歉!请原谅我!我保证以后会听你和其他老师的话。为了证明自己道歉的诚意,他还去隔壁班做了检讨,并公开向我书面道歉。我发现他很悔悟,就原谅了他,和他聊了三个多小时。(包括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
在这之后,他变了很多。他很早就来学校了,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自从他空手带了一袋书到学校,晨读的时候很多单词都不懂,我就慢慢教他,摸着他的头说,别急,慢慢学,老师会教你的。有一次,天很热,我来上课,发现他一个人。我跑到小卖部给他买了瓶水,他感激地收下了。第二天,我接到他父母的电话,说肖剑回家说班主任表扬了他,给他买了水。从那以后,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表扬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和他说话。在我的关心和照顾下,肖剑的表现更加积极。他一天按时上学放学,扰乱课堂的次数少了。他也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改正了。
这个案例让我感触颇深: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和基础时期。学生处于青春期,遇到困难,尤其是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他们往往因为经验不足而无法用成熟积极的方式去处理,往往会选择一些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就肖剑而言,他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缺乏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所以他遇到问题就采取反驳或者辱骂老师的形式来发泄不满。其实在他心里,他可能是渴望被老师和父母真正理解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包容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减轻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目的。当然,可能会有一些重复,但只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就会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相信他会进步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不管他们聪明、愚蠢、干净、肮脏,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孩子。我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我也想让学生成为我的朋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肖剑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他成长的起点。不能说他已经完全成功了。他的教育让我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更重要的是,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学生要及时处理问题,有进步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信心。或许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在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心灵生活中传递出我们的爱。只要我们真诚地用爱浇灌身边的一棵树苗,相信总有一天它们会长成参天大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做好人的心。每个学生都想成为成功者,期望获得肯定和表扬。”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包容、信任学生。作为教师,要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感,尤其是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单纯的抱怨或责骂,只会增强他们的抵抗力,甚至自暴自弃,对他们的成长更加不利。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用他们博大的爱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我们充满活力,灌溉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宽容学生,可以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解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和转化的目的,使他们按照老师的意愿投入到学习中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使全班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班主任工作总结及相关文章反思;
★5 2020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与思考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感受与反思
★ 2021对班主任工作的五点总结和思考
★班主任工作的反思与总结
★班主任班级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总结
★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
★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