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儿歌进行儿童礼仪教育

一、营造学习儿歌的文明礼仪氛围。

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能刺激一个孩子的一切都是他的环境。”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中充分挖掘幼儿学习礼仪的资源,从营造丰富的童谣环境入手,让幼儿通过听、听,形成良好的礼仪、举止。在幼儿园走廊悬挂符合礼仪教育要求的儿童画,并配以童谣,如“进出幼儿园”、“谢谢你,你好”、“学会谦虚,学会倾听”等。,用视觉语言暗示、提醒孩子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文明礼仪的规范,同时老师教孩子相应的童谣,让孩子在观看、阅读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走进幼儿园,你还会惊奇地发现,儿歌墙饰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春天,墙上“花儿好看我不摘”的绘画和儿歌时刻提醒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秋季“让我们一起捡落叶”,引导孩子们自觉地捡起地上的落叶,制作树叶画,在活动中渗透不乱扔垃圾,做环境卫士的理念。小班开始“高高兴兴去幼儿园”,教育孩子见到老师要打招呼,营造友好快乐的班级氛围。在课堂上,我们创设了不同的角落,在语言角放置了礼貌歌、生活礼仪歌、饮食歌等书籍,让孩子在阅读和阅读的过程中,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学会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有趣的活动学习儿歌,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

中国一直说他乐学。他说,只有当人们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觉得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时,他们才会愿意学习,才会主动学习。所以在幼儿园,我们注重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愿意学习。主要方法是开展各种唱儿歌的活动。比如在学习儿歌方面,我们把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孩子在欣赏和感受的基础上,体验儿歌中小动物的团结、友爱、和谐,从而明白孩子在一起要相亲相爱,要有礼貌。

我们还注重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让孩子时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比如我们在小朋友喜爱的经典游戏《丢手帕》中加入被抓的小朋友朗读一首文明礼貌的儿歌;让过了城门的人在《城门多高》中说几句客气话,充分利用“做中学”、“做教”、“做进”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边玩边记、边学边学、从乐中学,让孩子在背诵儿歌中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乐趣无穷。

第三,引入丰富的背诵儿歌活动,增强孩子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时间长了孩子会对任何形式的活动产生厌倦。冷漠的情绪会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引入以“朗诵儿歌”为主线的各种活动,激活孩子学习文明礼仪的潜在主动性。比如在班里,我们利用下午的活动开展“背儿歌”和“儿歌捉龙”的比赛。大部分孩子都很争强好胜,不甘落后,能积极参加活动。老师们被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以感谢获胜者并鼓励进步人士。有时几句鼓励的话,有时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永远保持对儿歌的兴趣,把听儿歌、读儿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孩子在儿歌中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同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童谣比赛,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第四,通过儿歌内化孩子的文明礼仪素质。

孩子年龄小,易受外界刺激,喜欢模仿,可塑性强。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应该允许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任何事情。”“凡是孩子自己能想到的,就让他自己想。”"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些思路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拓展儿歌的作用,深入学习文明礼仪,内化礼仪素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指明了方向。角色表演是孩子喜欢且容易接受的方式,也能让孩子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文明礼仪的良好品质。孩子资料显示,我们班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举个例子,孩子们从第一次来到花园,就一直在争水果的大小,因为他们总是在家吃最好的,拿最大的。当然,他们在幼儿园也应该这样,不懂得谦虚,不懂得分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朗朗上口的儿歌《分苹果》。在学习儿歌《分苹果》的基础上,让孩子扮演老师和孩子的角色。在表演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心情愉快,积极参与角色。通过表演角色,孩子们感受到了谦逊和分享的快乐,我们的老师也避免了枯燥的说教。真是一举两得;又如,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电话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但是由于我们的父母在打电话时缺乏引导和应有的礼仪,我们发现有时候孩子接电话时不会说你好,打完电话也不会说再见,而儿歌《呼唤》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适合小班年龄的儿歌,所以我们也在孩子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