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课间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务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习于实践。
2.全面性原则。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尽量满足不同专业、兴趣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普及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3、坚持自愿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型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引导外,还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的权利,在组织活动时营造学生自主操作和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的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实施大型课间活动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避免和防止事故发生。
三、实施方法和目标
1,根据教育部实施以“阳光体育活动”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学校开办了全方位的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型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要为学生大课间活动制定好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的特色,力争形成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品牌。每天上午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老师“五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3.制定大班课间活动制度,每学期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不定期组织各种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所有学生。学校学生体育达标合格率98%以上,优秀率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指导水平,落实相应经费,保证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当地校外体育资源,开展经常性活动,促进我校大型课间活动的形成,提高其水平。
5.建立活动考核奖惩制度。每天学校行政部负责对所辖班级的考核,每周总结一次,每月评估一次。日常考核中,班主任未及时到岗的,每次扣2分,班级管理每次扣2分。活动期间,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的,取消期末素质教育先进班资格,取消班级所属素质教育先进年级组资格。
6、体育教师应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和监督工作。考核中体育老师不及时到场或指导不力,一次扣2分。如果因为疏忽导致学生受伤,将扣除学校的浮动工资。
第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学校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学生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取得实效。
五、学校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宁福林,副组长:邱、、杨霞。
团队成员:全体正、副班主任。
不及物动词活动要求
1,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是安全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责任人,副班主任是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帮助者。
2.每个学生都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服从指示和安排,按时参加活动。
3、场地及设备管理,由综合事务办公室统一安排,由团队实行设备管理责任制。
4、每节课都要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规则,精心安排,做好场地和器材准备,防止意外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要做好说服工作。
6.制定活动期间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确保活动期间师生的安全。
7.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09: 30-10: 00为大课间活动。
8.附:课间活动时间表。
大课间活动计划(2)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解决课间锻炼的单调,弥补体育锻炼的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体发育,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快乐课间”活动。“快乐课间”活动将突破课间锻炼的固有模式,拓展学校传统课间锻炼形式,丰富学生锻炼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增强体质。
实施“快乐课间”是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充分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第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学校决定在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四节课后分别安排30分钟和35分钟的体育活动。以眼保健操、跑步操、拔河、蹦极、运动会、学校自制操、武术操、健美操、球类操、舞蹈为主要活动。下午以健身活动、球类活动、特色活动、趣味游戏、自主活动为主,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自制练习要体现我校特色,拓展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即延长时间、增加项目、丰富内容,以达到促进道德、强身健体、调节智力、审美的教育功能。体能活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和协调性。独立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扔沙袋、呼啦圈、武术等。
“快乐课间”的活动要形式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各年级、季节、气候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做眼保健操。近年来,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学生近视发病年龄逐年变小。因此,用正确的方法做眼保健操对保护学生视力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颁布的广播操与自编操、武术操相结合。除国家颁布的广播操外,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我校特点,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健美操、武术操或舞蹈。如:校操、校舞、律动操、特色操、兵器操等等。
3.集体活动。在班主任、体育老师和任何一科老师的参与下,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充分发挥班级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开展游戏、体育趣味比赛、体育健身锻炼等活动。活动的选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1)。结合快乐体育园。充分利用体育公园的各种设备设施,创造各种活动组合,提高师生参与的兴趣。(2)。结合音乐。音乐是快乐的源泉,它用声音传递感情,用情感教育人。音乐的选择要恰当,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锻炼,可以事半功倍。(3)。结合游戏。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4.自由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开展其他活动。比如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飞盘等。
5.放松点。因为活动时间比较长,所以学生在接下来的文化课中做好放松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活动的性质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特长为宗旨。活动内容体现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必须参与自主锻炼。
(2)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3)以班级为单位也能打破班级界限,体现学生自主活动的精神。
四。活动要求
1,运动负荷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到大按照科学锻炼的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体育老师和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还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安全,尤其是学生使用运动器材时,一定要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轻微的运动损伤。可以在活动内容中穿插一些柔和、轻快、适合运动的音乐,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于各班自行组织活动,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脚踝扭伤、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时有发生。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3.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场地、学校的要求制定计划和活动。
4.确保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人人有体育,班级有体育,学校有体育特色。
班主任、体育老师、任课老师积极参与自己所教班级的活动,以大课间活动为契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不积极的班级给予适当的惩罚。
动词 (verb的缩写)每个年级的场地:
篮球场、健身广场、西餐厅前空地(高一)、东教学楼前后、篮球场、操场(高二)、西教学楼外围(高三)。
六、组织领导小组
团体?龙:
副组长:
变成?老师:体育老师,班主任。
职责:1。领导职责:汪恕诚副校长负责我校“快乐课间”活动,分管干部要亲自参加,及时了解情况,认真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2、年级、政教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监督。开展检查评比工作,确保“快乐课间”活动。
3.班主任职责:(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做操,保证出勤。(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亲自参与,正确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快乐课间”活动,为班级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意识。(3)检查、了解、监督和管理本班的“快乐课间”活动、考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快乐课间”活动的质量。
4.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快乐课间》的内容编排和音乐选择。(2)内容要兼顾季节特点,音乐要适合学生和内容特点。(3)负责场地、会场和出口的安排。(4)负责组织“快乐课间”全过程,指挥演示,协助班主任。
七。活动保证
1,好好学习,转变观念,成就* * *知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目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有健康才有明天,爱运动就是爱生活。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注入全新的快乐体育理念,树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题,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周评月报”制度,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过程和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内涵,不断提高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活动期间不允许学生在教室,由值班主管、年级和学生监督检查,班主任组织实施各班,确保活动安全。突出活动的评价功能,对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给予及时鼓励,将各类评价材料存档,作为学期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级、班主任、师生系列评价,确保课间学校体育活动有效开展。
4、学校将“快乐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要求各级部门结合实际,精心策划组织,确保安全,体现特色。改变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只靠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现象。所有的学校干部、教师和有技能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让“快乐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阵地。
5、每节课都要广泛宣传,认真开展,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作和创作活动,自己制作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快乐课间”活动,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将全体教师融入活动中,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快乐课间”活动。要更新管理理念,注重过程指导,建立各年级评价组织,把“快乐课间”活动与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起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
大课间活动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终身和谐”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班额为辐射点,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目标和原则
(1)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锻炼,优化课间锻炼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掌握健身和锻炼的方法,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努力做到以活动强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强身,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管理,提高利用率,发挥教育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2)原则
1.教育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五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中的教育。
2.科学原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低水平普及、高水平提高”的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
3.总体性原则。全体师生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4.创新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特点,在大课间活动中增加课间跳绳、每天一节英语等有益健康的活动,集艺术与体育于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每个负责人起到统筹安排的作用,每个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
2.值班老师要做好当天的安全工作,尤其是学生到外面操场的时候。值班老师必须拦住过往车辆,确保学生安全。万无一失。
3.一个有课的老师,一定要管好班里的学生,管好学生的纪律(下雨天在教室也是一样)。
4.值班组长要登记每个老师的出勤情况。
5.体育教师开发活动和游戏系列。
6.英语老师每天开发一句英语。
7、大队、教导处组织评比。
8、雨天到室内(如:眼保健操、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第四,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a、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跳长短绳,小球,
广播练习,太极拳
c、各种游戏(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大渔网等。),有趣的跑步。
仰卧起坐,俯卧(直立)躺支撑,平衡…
D.每天读一句英语和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