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字?
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良好教学情境,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放松紧张的情绪,实现数字的“若隐若现”感。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再运用到真实情境中。
比如在一年级“数字识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童趣的情境:“学生还记得幼儿园活动课的场景吗?我们去滑滑梯,荡秋千,骑木马……”学生们对儿童生活的美好回忆逐渐被唤醒。这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画面:“要不要和老师一起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搬家设备?”于是,小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数:1个滑梯,2个秋千,3个木马...于是他们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理解了数字的含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我们很好地利用和创造情境来体验和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学生不仅能够更容易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还能获得丰富的表征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使他们的数感得以萌发。
二、体验生活,在生活事例中启迪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和积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探索,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和交流。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对数的敏感度,形成良好的对数直觉,从而启发学生的数感。
1.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世界的数量意义。比如,当学生知道“0”后,受到启发,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里见过“0”,热情高涨:“我在体育比赛的成绩上见过”;“在温度计上看到的”;“手机上有0”;“我的尺子上有一个0”...使学生直观地理解“0”,甚至明白0除了表示不,还可以表示温度计上的分界点;在标尺上标明起点;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周围事物的具体数字,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意义的理解,为建立数字感奠定基础。
2.感受生活中的例子,形成良好的对数直觉。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对数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收集与数学相关的生活事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教“0”的理解时,有的同学不理解5-0 =□。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为什么5-0 = 5。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有五个苹果,我吃了零个,说明我一个都没吃,所以还剩五个,5-0 = 5。生2:今天我妈给了我5块钱,我现在没用了。也有5元钱,公式5-0 = 5...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我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很清楚,无论5个苹果,5元钱还是其他物品,只要减去0,就会从5个东西中去掉0,也就是一个都不去掉,所以5减0还是等于5。于是,我在这些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
第三,活动激发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化和自我建构的活动。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知性、情感性、能力性都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幼儿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为活动提供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得到真正的发展。
1.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知道数字在哪里。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字的相对关系,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数字,体验到数字的存在。比如,为了将学生的感官信息数字化,老师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让学生复制并解读父母的身份证号。当你理解了身份证号的位数所代表的信息后,请学生做校长助理,根据身份证号的设置设计全校的学号。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觉得数字可以表达和交流信息,数字就在生活中。
2.打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数学能做什么。
学生普遍对数学感到枯燥和神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拓活动的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比如,在学习了厘米和米之后,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互相配合,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测量校园内某个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理解。后来我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用绳子做围栏围起一块地,进行“看哪组围得多”的操作活动。同学们创造性地想出了多种圈地方式,有的是操场长方形,有的是一面墙围着,有的是两面墙围着...学生们通过相互比较最终选定了操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学校和中学就可以玩了,让原本枯燥的单元概念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更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增强估算中的数字意识
生活中经常用到估算,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比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更广泛,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一本9元,班里有52个人。给班上每个人买一本书要多少钱?”在估算的过程中,有同学认为:“10×50 = 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同学认为:“10×52 = 520,不到520元。”有的同学可能会说:“9×50 = 450,肯定不止450元。”教师要鼓励这些方法,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自己的估算意识和策略,使估算内化为自觉独立的意识,进而形成习惯,让学生在不断的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5.综合应用,提高解题中的数感。
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这一口号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至今仍是数学教育的中心议题。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关的材料中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进而解决原问题。学生的数感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比如在“连增连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 * *,理解了连增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后,我为每组准备了一个小袋子,里面有各种(标价的)食物图片,并设置了购物场景:“学校要组织秋游,请用15元购买你喜欢的食物”。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购物计划。秋游足以让孩子开心。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