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教学设计
2.学9个新单词,绿线的4个新单词只知道不写。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理解意思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1.解释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句子,揭示其比喻意义。
2.加强阅读和复述训练。
3.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次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新单词。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教学过程:首先引入新课,揭示话题。
同学们,我们在脑子里背了很多成语。能告诉我们几个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一些成语故事。(板书:三个成语和故事)
谁来告诉你什么样的词叫成语?(人们长期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八股短语或短句,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泽”是什么意思?(量词,当“文章”讲)二、初读指导
1.安排课堂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个成语故事?请读课文。
(1)细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词。
(2)拼写词汇表中的生词,并努力记住发音和字体。
(3)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按顺序读句子,把课文读好。
(4)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单词,准备提问。
2.学生自己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显示新单词。
楚国,戳,打,颊帮,薪,溢,南国先生
(2)请告诉我哪些读音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出”和“戳”是吐舌音;“弹”和“腮”是平舌音;“丰”和“禄”是边缘音;“措”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提问:有哪些单词你不理解?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单词的意思。
吹牛:说大话。
穿孔:刺穿。(实物演示)
鳃帮:鳃。(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腮,然后鼓起腮)
俸禄:封建时代官员的俸禄。
(4)按名字读课文,注意发音。第三,指导写作
楚的上下结构是上面是“林”,下面是“”。
写“戳”的时候注意左宽右宽。第一招和第四招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过度”的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玩上下结构,下有“”末有“点”。
“丰”左边窄,右边宽。注意右边,和“玩”比较。
“陆”左边是“旁征”,右下不能写成“水”。第四,作业
1.用笔画红,临时写。
2.抄写新单词(字帖)。
第二节课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理解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教学要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意义。教学过程:1。复习新单词。
填写单词。
画一个龙点() () ()用一个自相矛盾的盾。第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阅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写一个卖盾和矛的古人。他先夸盾牌,什么都不能穿;赞矛好,万物皆可刺,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第一册。别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男人无言以对)
2.让学生用“吹嘘”的语气大声朗读。读的语气夸张,当众叫嚣吹嘘的语气读的惟妙惟肖。
3.有了插图,我们可以通过替换单词和句子来理解和领悟“舌头打结”。将原句改为“那个楚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让学生填空。有一段描述,比如“楚人急得满头大汗。他看着自己的矛和盾,惊愕得最后什么也答不出来。”有的同学是通过替换词来做的,会把“傻眼”、“心慌”、“无语”、“吞吞吐吐”等词放到原句中去理解!这样,楚人尴尬的场面就充分展现出来了!“自我矛盾”的含义就出来了!
谈谈你有没有和这个人犯过同样的错误,你身边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过满”精读
1.请查字典,看看“过多”、“不足”、“满”、“数”这几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指滥,“符”是古乐器,“冲”指冒名顶替,“数”指数字)
2.点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不吹小号,为什么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荣誉?
理解这句话:“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扁担和铲子。他总是让很多人一起给他吹。”
给我看三句话: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奏,他让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奏,他经常请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吹箫,他总是让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的意思。谁能用“一直”说一句话?
②大声朗读句子:“每当他演奏时,他鼓着腮帮子,眨着眼睛,假装吹气,实际上得到的是和别人一样的戴露。”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看南郭先生自命不凡的语气)
3.为什么他不能再装了?
出示句子:“但是他不想很多人一起玩,他想一个一个玩。”
用“不要…但是…”的名字造句。
4.朗读课文,告诉我你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南郭先生这样的人。看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l)张僧友画的龙为什么没有“画龙点睛”?
(2)后来为什么画龙的眼睛?
(3)“画龙点睛”的结果是什么?
2.逐一讨论问题,引导朗读。
(l)龙在画龙点睛之前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大家是怎么想的?(人们觉得奇怪又遗憾)
(2)张僧繇为什么没有画龙点睛?(画眼睛,龙就飞走了)后来为什么要给龙画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画龙点睛”的结果是什么?(画龙点睛之后天气突变,龙飞走了)此刻人们是什么态度?(惊讶)
(4)读这个故事应该用什么语气?(把人们惊讶的语气从陌生读到怀疑。)
3.激发想象力,理解意义。
游客看到画着眼睛的龙真的飞走了会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五、分类作业:
(1)基本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
2.用“总是”和“不要……但是……”造句。
(2)挑战
1.生动地讲故事,丰富人物形象。提示:可以增加以下几点:
(1)南国先生是怎么进吹队的?
(2)第一次拿到工资后,你是怎么想的?
(3)当齐敏国王要求独奏时,他是如何变得紧张,然后偷偷溜走的?
2.创造故事,挑战自我。提示:
(1)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完整了。
(2)人物刻画细致具体。
(3)题目自制,如“南国先生失业”、“下岗后的南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