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去香港留学?

很多香港人的孩子在深圳生活,然后在香港上学。深圳附近的香港新界北有一些学校。许多孩子住在深圳。在香港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带队送孩子上学。

如果对建议不太了解,可以咨询香港工会联合会深圳办事处,他们很乐意帮忙。

新华社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新华网香港165438+10月20日题目:“双城”童年——关注深港跨境儿童。

新华社记者鲁诺

在罗湖、落马洲、文锦渡、深圳湾等深港边境口岸,会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肩上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通关。

这些孩子大多出生在香港,住在深圳。他们早上过境香港上学,晚上回到深圳的家中。其中年龄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这群孩子,在两个城市过着童年的生活,被称为“深港跨境儿童”。

在两个城市奔跑

在深圳罗湖区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对小姐妹——欣欣和青青。每到上学日,他们都要跨境到香港的一所小学读书。我妹妹在五年级,我妹妹在三年级。从家到学校,每一趟都要过两次边检和海关。来回至少要3个小时。这样一天往返一次,多次上下车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欣欣和青青的父母都是香港人,在深圳经营一家餐厅。因为要打理生意,欣欣和青青过着在深圳生活和在香港学习的双城生活。

记者在一个普通的早晨来到欣欣和青青的家中进行跟踪采访。

六点半左右,欣欣和青青被妈妈从睡梦中叫醒。他们洗漱穿衣,匆匆吃完早饭,背着书包去小区门口等校车。7点,姐妹俩已经登上了开往边境的校车,向母亲挥手告别。

8点左右,欣欣和青青在文锦渡下车,准备出境。文锦渡海关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深港边境相对较小的一个关口。相对于在罗湖、落马洲等各大检查站出入境的学生,欣欣和青青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少走路,少排队,少花时间和精力。

15早上8点,欣欣和青青办完了离开深圳的手续,从香港登上了校车。至此,上学的路已经走了一半。稍后,他们将进入香港。

“每天放学,加起来一天上下车八次……”青青的妈妈告诉记者:“这对小姐妹背着沉重的书包真的很难。”

无奈的选择

目前深港跨境儿童有8.9万人,如欣欣、青青等。据预测,下一学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超过10,000。

据记者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粤港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在广东短期或长期工作或经商。工作的需要,以及相对低廉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让很多香港夫妇定居深圳。此外,跨境婚姻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跨境家庭选择定居深圳,让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

“我们能不能不要天天走来走去?”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深圳和香港两地奔波的欣欣,这六年来不止一次问妈妈这个问题。

“我们真的很无奈。”妈妈告诉记者,“我们在深圳开餐厅,要在这里有个家打理生意,而且这里的房子比香港便宜。但是,孩子长大了总要回到香港,所以我决定让他们在香港读书,让他们以后更能适应。”

记者了解到,由于跨境儿童没有深圳户口,想在深圳上学只能借读或上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而在香港可以免费入读公立学校。另外,香港和内地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不一样,使用的简繁汉字也不一样。此外,大多数香港人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融入香港社会,所以尽管非常辛苦,但香港人的父母仍然选择让孩子跨境求学。

欣欣和青青就读的公立枫溪创新小学位于香港上水,靠近深港边境。在这所学校里,像欣欣和青青这样跨境的孩子占了所有学生的三分之一,学校还专门配备了往返边境的校车。

枫溪创新小学的课程统筹师告诉记者,枫溪和很多地处深港边境的学校一样,在学时、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做出特殊安排,充分照顾跨境孩子的实际情况。比如第一节课早上九点半开始,下午四点半结束。但尽管如此,跨境走读的孩子还是比在香港生活的孩子更累。

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更让家长和学校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

“港口周围的人很复杂,孩子又小。我最担心的是他们被坏人带走了。”青青的母亲告诉记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告诉孩子“直接过海关,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说话。”

港丰溪创新小学督导员马少良告诉记者:“学生每天往返于港口是非常危险的。例如,如果他们用它来对付罪犯,如果他们在书包里放了违禁物品,他们就会有麻烦。我们学校之所以自己运营班车,是因为安全和监管方面的考虑。”

更深层次的担忧是孩子的归属感。欣欣和青青的妈妈告诉记者:由于每天在两个城市的辛苦,两个孩子几乎把大部分的课外活动和同学交流时间都花在了路上。这会不会让他们对深港缺乏了解和归属感?

* * *解决难题

在深圳生活,在香港读书,这种“双城”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如何让孩子在上学的路上少一些坐船的劳累和意外,多一些方便和安全,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不能让校车直接往返两地,让边检人员上车检查,不让孩子频繁上下车?能不能新建或者重建一些寄宿制学校,让孩子们不用天天东奔西跑?”在一次采访中,枫溪创新小学的督学马少良连说了两个“是或不是”。

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深港边境口岸为“深港日儿童”开辟了专门通道和等候区。香港有42辆校车可以跨境接送孩子,10辆校车可以在香港“免签通关”。新开通的深圳湾通行证实行“一地两检”。

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总教育主任(新界)梁介绍,香港正与深圳、广东省政府研究跨境儿童的相关解决方案,如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增加跨境校车数量、为部分儿童提供交通补贴、为跨境儿童提供学习指导等。香港和深圳也在讨论合作,让香港人的孩子在深圳完成小学课程,然后就读香港中学的名额,这样就可以避免大三学生每天在深港两地奔波。

“总的来说,跨境孩子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在深港之间奔波,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梁说,“特区政府一直提倡就近入学。我们现在有一个考虑,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都留在深圳,上香港人的学校或者班,然后让他们在香港上中学,在香港上中学。我们已经在尝试,预计第一批小学毕业生可以在2010选择到香港的中学上课。”

梁说:“在这方面,深圳市政府是非常支持的,并研究了在私立学校为港人子女开设班级的可能性,但最终落实可能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