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象信息
一、工作信息:
《黄河象》是老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组的讲课和阅读课文。它是一篇文学科学散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和《大象的故事》。作者刘厚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黄河大象骨骼化石的出现及其特征。然后介绍了科学家对这只黄色大象的假设,以及这只黄色大象是如何变成化石的。最后写了大象的化石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假说”,是科学家根据一定的材料和科学原理所作出的辩证客观的分析和结论。
二、作者信息:
刘厚义(1924 —1997),笔名香江、祥符、刘伯符。湖南湘潭县人。1950毕业于湖南大学生物系。1950至1952任东北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生、助理研究员。1952-1953,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编辑。1953-1957,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翻译,科学出版社编辑。1957-1962,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先后担任该刊主编、编辑和科普杂志《化石》主编。
1953加入中国动物学会,1957加入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科普协会,1980加入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作家协会。1979-1990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987退役。从1982到1997,他是世界儿童的顾问。
扩展数据: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我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国内很有名,中国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专门的文字讲述黄河象的故事。黄河大象化石陈列在中国古生物博物馆-古脊椎动物博物馆哺乳动物展厅的象池中。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世界各地发现的剑齿象中最完整的一个。
推测300万年前,甘肃没有现在这么干,到处都是河流湖泊。一天,一头剑齿象在河边喝水时,滑入泥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积越厚,因此它的骨骼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这一地区被提升到高原,黄河大象得以重见天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河大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刘厚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河象(一种古代剑齿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