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活跃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前提”。因此,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充分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积极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教“求平均值”这一课的时候,就创造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从班里选五个男生,六个女生,组成男生女生跳绳队。(规则是10秒跳多少次,老师要权衡跳的次数,使平均值没有余数。)然后让班里的其他同学做评委,让他们来评判哪一队赢。通过创造游戏情境,学生们渴望尝试并尽快探索其中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游戏中怀疑,在游戏中质疑,在游戏中释疑,获取新知识,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知识不是“新知识”,而是一定程度上的“旧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有过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经历,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相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数学问题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如果数学问题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完矩形面积的计算后,我让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篮球场的面积、自己卧室和客厅的面积...然后把他们的测量和计算结果拿到教室里分组交流。再比如:在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经常会犯比较一个小数和两个小数大小的错误,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你和你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一斤葡萄要7.45元。我妈给了女售货员的阿姨7.5元。够了吗?为此,同学们展开了探索讨论。这样就把数学带入了生活,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可以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第三,动手操作,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慧唾手可得。”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在操作上,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发现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通过拼、摆、折、剪等活动,让学生玩、动、学,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比如:讲授一堂轴对称图形课。我让学生折叠并摆动观察到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当我遇到一个有多个对称轴的图形(比如圆和正三角形)时,我让所有的学生先自己折叠,找出对称轴。然后小组会和全班同学交流讨论,最后得到这个图形有多个对称轴的实际情况。再比如,在教“认识钟表”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摸摸真的钟表,观察一下,摸一下,然后和同桌的比较,然后分组讨论:钟表和面相有什么相似之处?最后,学生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1,有两个指针(一个时针和一个分针,其实还有一个秒针),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相等的12个方块。通过比较、触摸、交谈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四,鼓励大胆质疑,培养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
“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于怀疑。”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只有永远有疑惑和问题,才能永远有思考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怀疑”开始的,这是探索知识的起点。只有当他们有疑惑的时候,才会积极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和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比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有同学问:“为什么2+2=2×2,3+3不等于3×3?”首先,我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我没有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思考。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明白了2+2和2×2表示同一个东西,3+3和3×3表示不同的东西,3+3表示两个三相加,3×3表示三个三相加。这样,这个问题的解决,既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又加强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