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三,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不信任学生。我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对课文的理解全靠老师的讲解。就连学生已经理解的,也是一句一句说出来的。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接受。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其实有些课文,或者有些段落、句子,看完就懂了,老师不需要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描述大海的各种颜色:“有深蓝、浅蓝、绿色、浅绿、杏黄,一个个交错,五颜六色,极其美丽。”形容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读得生动,读得津津有味。实际效果比老师的盲目分析讲解要好得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反映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学生难免阅读不流畅;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意思,朗读时的语调和感觉就会不合适,不舒服。所以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学生一定很难理解。比如第六册《沙漠中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学生对沙漠和骆驼了解甚少。他们怎么能理解呢?我放了一张船在水中航行的投影,挂了一张骆驼站在沙漠里的照片。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船”指的是骆驼,是沙漠中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称之为沙漠中的“船”。然后我问为什么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技能和用途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一样的。要看课文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说什么,读什么,练什么,做什么。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和讨论掌握相当一部分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那些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第四,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应该一篇一篇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阅读知识,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不认识的单词读拼音,不懂的意思查字典。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忙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无法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段、某一内容等。).有时候,学生真的提不出来,老师就问他们是不是理解了某个句子或者某个意思。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养成阅读课文时发现不懂的地方并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老师试图启发学生回答彼此的问题。他们真正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讲解。学生一旦受到启发,积极性就会很高,就会努力学习,主动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更强,学习兴趣更深。比如在教《我的小弟弟》的时候,学生们纷纷提问:“为什么我的弟弟和他妈妈住在女监?”“为什么我弟弟每天都要被间谍护送去上课?”“为什么间谍要监视他哥哥的班级?”“在监狱里,为什么我弟弟能把所有的功课都学好?”“为什么我弟弟学习这么努力?”.....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第五,“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阅读。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的同学因为兴趣,把所有情节生动的内容都略读了一遍;还有的人读了好文章,却不知道如何积累知识,吸收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很明显,这种阅读方法效果不大。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热爱阅读,而且更好、更有效地阅读。作为阅读指导,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1.略读。这种方法的应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或写作中的一些需要,有选择地阅读相关书报的相关章节或部分,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学生在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后,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这本书(或者在网上查找),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地球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要指导学生从图书馆借阅相关资料,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来写小科技论文,培养学生摘抄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把书报上的一些重点文章集中起来,由表及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有些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以这些作品为基础,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眼、心、手、读、思、注,逐步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3.默读。默读法是读书报时不发音,不分辨,不转移注意力,而是快速看其大概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中国古代就有“师古求古”和“分层次阅读”的说法,可见速读能力早就被提倡了。使用默读法,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课堂上教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在课外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老师有时很难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而,动员学生再次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教完《蜘蛛网》后,一个学生问:“蜘蛛网可以粘住小飞虫、甲虫等,但不会粘住自己。是什么原因?”没想到同学们会问这个问题。我随机应变,动员学生说:“考虑一下!看谁能搞清楚?”一个学生回答:“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上。”我接着问:“你怎么知道?”学生回答:“我是在《想爷爷》这本书上看到的。”因为学生多读课外书,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增长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恰当地使用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单词。可见,学生是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取知识的。因此,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入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阅读材料供他们阅读。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的广泛阅读会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毫无疑问,以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朋友是个好办法。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