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苗文街小学

“我更喜欢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我会满脸”这句诗的意思是:踩在白雪皑皑的岷山上更是欣慰,红军跨过去后人人笑。

来源:

《七律与长征》的作者毛泽东?现代王朝

红军不怕远征难,钱山只是闲着。

五岭兴波,乌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云崖暖,大渡桥随横铁索寒。

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注意事项:

七律:七律是格律诗的一种。

困难:艰难险阻。

闲:不怕困难,势不可挡。

武陵:位于赣、湘、粤之间的大峪岭、骑田岭、都庞岭、朱蒙岭和岳城岭。

蜿蜒:形容道路、山川、河流蜿蜒连续的样子。

萧郎:作者解释说:“把大山比作萧郎或泥丸,意思是‘无所事事’。

乌蒙:山的名字。乌蒙山。

泥球:小泥球。

金沙:金沙江。

云崖暖:指海浪拍打着悬崖,溅起薄雾,在红军眼中看起来像蒸汽。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由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冷:影射敌人的冷酷,形势的严峻。

岷山:中国西部的一座山。

三军:作者注:“红军有一军、二军、四军。”

满面笑容:满面笑容。

解释:

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看得很普通。在红军眼里,连绵的五岳不过是微波波的起伏,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不过是泥丸。

金沙江泛着浊浪,拍着高耸的悬崖,冒着热气。大渡河上危桥的横架正在摇晃着高高悬挂在空中的铁索,寒意阵阵。更令人欣慰的是,当我们踏上白雪皑皑的岷山时,红军跨过之后,每个人都在微笑。

关于作者:

毛泽东(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润之(原作永志,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仁。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 *生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

创作背景:

前七法是红军战士过岷山后,长征结束前不久写的。作为红军的领袖,毛泽东经受了无数次考验。现在,黎明即将来临,胜利在望,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定稿于10年6月。

扩展数据:

9月27日,1935,红军到达甘肃通渭邦洛镇。毛泽东主持召开了* *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镇会议”),正式决定把红军长征的立足点放在陕北,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9月28日,毛泽东在通渭县城东苗文街小学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排级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时,即兴创作了一首自翻越终年积雪的岷山以来就一直在心中酝酿的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钱山只是闲着。五岭兴波,乌蒙服泥丸。金沙水搏云崖暖,大渡桥随横铁索寒。很高兴看到岷山白雪皑皑,绵延数里,我们的战士们越过它,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是毛泽东长征时写的唯一一首格律诗,定稿于1935年6月。毛泽东用高度凝练的诗句和生动的比喻,把二万五千里千山串在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

“我更喜欢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我会满脸”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现了长征中毛泽东的心情从焦虑到胜利喜悦的转变。

《长征七法》是毛泽东长征诗歌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一部长征史诗,也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用了这首诗,使之成为最早与世界读者见面的毛泽东诗歌。

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新华网-毛泽东在长征中创作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