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的父母不能教好孩子吗?
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真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在家里的心理作用也和在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老师,尊重老师,不会违背老师的意愿。老师们也习惯把听话、聪明作为衡量学生德育的重要标尺,把不听教学、行为不规范的孩子视为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惯让大部分老师都有一种心理定势,担心自己的孩子最终会像班里一个特别困难的孩子一样成为差生或者坏学生。所以老师对孩子就像对学生一样严格,要求孩子举止得体,以老师的态度对待父母,言行一致,不得做出出格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最终会失去个体思考的空间,永远处于顺从的心理状态,极难实现最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此外,一线教师普遍爱唠叨,倾向于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视为不尊重,会不遗余力地教导孩子,尤其偏爱说教。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会更多的考虑困难的一面。他们更注重细节而不是结果,在预设事情的难度时会更小心,所以容易退缩。
长期当老师,我对学生的言行有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大部分老师都不喜欢过于活泼奔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长相怪异,言行出格的孩子,总是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老师怕孩子在学校也是调皮的学生,所以总是要求孩子乖巧稳重。再者,目前很多教师其实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从事教育工作。有一个日本作家叫三浦展,他写了一本正在被很多读者阅读的书——《阶级是继承的》,用来形容目前中国教师的继承心理比较恰当。老师本身也不敢从事高危职业,都希望稳定。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这边,大部分教师子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找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些原始人格的致命伤似乎特别集中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身上,这无疑会导致他们的孩子继承这种人格。性格决定命运。把孩子的性格打磨得过于扁平之后,剩下的只有自卑,懦弱,顺从。
职业惰性——再教育意识薄弱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教师家庭可以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早期教育。小学的时候,让孩子读很多书,不仅仅看分数,还要敢于让孩子去尝试课堂之外的领域。这些孩子最后都很优秀。
然而,大多数一线教师已经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普遍受困于繁琐复杂的常规工作,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占据。如果很多老师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就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很多老师几乎不读书,不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个学期只抱着一本教学参考和教材进教室。这样的老师看起来整天忙忙碌碌,比那些充满创新精神,每天离不开书本的老师还要忙,还要辛苦,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不难想象,在孩子眼里,这样的当老师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而只是以捧书为生的人。这类老师落后的观念和过时的教学策略也会相应的被带回家。所以很多老师的孩子中小学考试成绩好,书本知识扎实,但是视野极其狭窄,对社会、对生活的热情不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心智比较脆弱,很少有远大的志向。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整天和知识打交道的父母不是真的热爱知识,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们是不会真心尊重知识的。如果一个教师单纯的把教书当成一个挣工资的职业,相应的下棋、书画、玩耍、唱歌、写作等高雅的兴趣和智慧,以及人生哲学都无法进入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当老师的父母无法凭借职业魅力造福孩子,孩子也不会以父母是老师为荣。
所以,做一个阅读型的老师,做一个兴趣高雅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家长可以用一个真正老师的高度与孩子在任何成长阶段进行交流,所以无论孩子多么普通,都会脱颖而出。
社交狭隘——缺乏个人资源
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圈子比较窄,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虽然面对各行各业的父母,有距离感,多是表面的交流。
长期单一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普遍单纯,不善交际。这样的生活环境,可能老师自己习惯了,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老师的子女,尤其是城市里的中小学老师的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的人脉资源缺乏,社交活动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会相对狭窄。所以在普通教师家庭长大的孩子,大多性格谨慎,缺乏敢打敢拼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