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1,想象场景,身心体验

比如在《新城徐工店》这篇文章的教学中,老师首先用古诗词教学的七字公式(即扩、留、补、变、调、嚼、接),再现古诗词所描写的内容和情境。根据前面两句“树篱疏,树头不阴”,老师可以说:“同学们,让我们用联想来感受这首诗。

此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们是在什么季节想到了诗中描绘的色彩鲜艳而稀疏的嫩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只要他们有心,哪里没有诗意?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爱护这个诗意的环境。

其中,人文内涵鲜明。最后两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追黄蝶,飞进了菜花,无处可寻”,老师可以说:“在一片菜花地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笑着快跑,追着蝴蝶,蝴蝶飞进了菜花,无迹可寻。”此时,老师可以问:“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蝴蝶飞进菜花里?”学生会回答:“因为菜花是黄色的,所以蝴蝶也是黄色的。”这句话重在启发学生发现自然的奥秘。

2、感受音视频,升华情感

古诗词具有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是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特点中呈现出来的。在小学生眼里,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听。借助有声材料,教师可以着力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流露的情感,实现从诗到诗的境界的升华。比如《静夜思》,通过感性的阅读,让学生在深夜凝望明月的惆怅中体会到作者的乡愁。教师要利用形象的感性和直观性,通过情感的熏陶,再用优美巧妙的语言,把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优美的画面传播给学生,从而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和学生的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听后能懂诗,达到情感* * *。

二、读与说相辅相成,品味诗意

1,专注阅读,“不求解答”

陶渊明“喜读书,不求甚解,知之忘食。”其中包含了“易读、细读、熟读”的概念。

首先,要引导学生向“好读书”的方向发展。这样会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读古诗词;其次,要引导学生慢慢读精品,切不可以唱读的形式读古诗词,要求学生字正腔圆。慢慢读,细细品味;再者,要要求学生达到背诵的水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就算不会写也会背。”熟悉古诗词,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古诗词的体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可以滋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以讲为辅,画龙点睛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古诗词的诗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全倒给学生听。教师的讲解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允许学生大胆猜测和翻译,以猜测代替说话。不用费心逐字解释了。不要太正式,不要管古诗怎么翻译,要求学生大胆联想,在不偏离文章主旨的前提下理解和背诵古诗。这样,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求知,从而更快乐、更有效、更多地学习。

第三,循序渐进,感受诗的美

第一,重复,品味语言之美。浓缩了古诗词的精华。它运用夸张、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再现自然之美和社会人情。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深过千尺,不及王伦”,“薄叶不知谁剪,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

二、懂词,懂意境之美。古诗中描绘的画面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艺术境界之美。风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是被风景衬托出来的。学习古诗词,了解词句所蕴含的情感,了解其意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

第三,探寻底蕴,领悟哲学之美。古诗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哲理情怀有待发掘。如“漫无边际的草,随季节来来去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高”这句诗,说明了生命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它的哲学魅力需要学生去发掘。让学生探索古诗词的魅力,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艺术熏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