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学科课前预习效果?

“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指导研究”项目编号为“135YWX-1227”,由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批准立项。现将该项目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汇报如下:

一、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是学生课前不预习。二是有预习,但效果不够好。学生只需写单词,课文一读完就可以预习。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理解单词,也查参考书,但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不理解单词;有的借助教具等参考资料,把对课文的理解照搬过来了,但会放不下参考资料;有的只是摘录了一些优美的句子,至于什么是好的,没有深入思考等等。这些预习只是为了预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根本不知道课前预习的方法,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课前预习。

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我把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课题来研究,同时让这个内容真正服务于教学,在课堂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是普遍接受的,但要取得实效,方法必须实用,考查必须认真。这种“必须实用”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单、实用、有趣、有效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读写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读写和口头交流,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三、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研究,教师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习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不断总结和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通过研究,努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和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研究范围和对象

宝塔区冯村学校三至四年级学生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方法和思路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认识,以及学生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态度、兴趣、方法、效果等,以便及时、全面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进行研究。

2.文献法。学习预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情况,了解预习的意义,对相关研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清晰、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行动研究法。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实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然后进行实践和反思。

4.经验总结法。结合相关理论和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总结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形成具体的材料。

(二)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调查研究,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紧密结合,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不及物动词研究内容

1.小学生课前语文预习调查。

2.小学语文教师课前准备指导的调查研究。

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4.结合语文课文教学案例,让学生真正掌握预习的方法。

七。研究过程和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4月,2065 438-2065 438+06年5月底)

1.确定研究班,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

2.调查教师对学生预习指导的现状。

3.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4.撰写项目研究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65 438+06年8月底)

1.做好调研月的活动安排。

2.对学生预习状况和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进行调查,形成初步调查分析报告。

3.开展学生自主预习和教师引导预习后课堂教学现状的观察研究,结合调查报告梳理学生课前预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4.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写一篇中期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6年9月-2065 438+06年2月底)

1.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总结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策略和方法。

3.写研究报告,准备结论。

八。预期研究结果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研究报告。

2.小学语文课课前课后准备调查分析报告。

3.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