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如何有效的学习课本和用书?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习新课标,明确1的教学目标,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只有客观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要求,课改实验教师才能达到战略规划的境界。2.明确每本教材要达到的目标。课改实验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知识板块。只有这样,时间分配和重点处理才能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3.明确每个单元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一定要理解清楚,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学习方法。4.明确每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挖掘每一课、每一幅画面所蕴含的教学因素,根据教学实际合理组织教材,然后在此基础上备课。第二,研究教材的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内涵,理解编写教材的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自己的自由。比如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练习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充分发挥教材的资源功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科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用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结合起来,注意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1.挖掘教材内涵,给学生提供现实背景。实验教材的编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现实生活中小学数学的精彩场景,从中挑选出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比如,教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情况,让他们比较并充分感知“等量”和“更多”。2.注意课本中反映的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十分注重“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在“分类”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观察商店的商品摆放情况。“知道时间”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为自己制定时间表,了解学校的时间表,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再比如《20年内退位减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情境资源。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你喜欢去公园吗?许多孩子星期天来这里看他们在做什么?”这时学生开始观察全图,回答一些气球和风车,一些拼图和圆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单个情境图,如习惯球。在学生感受情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还有多少”,然后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的讨论上。这种数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仅对学习有兴趣和热情,而且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需要掌握它。3.关注教材提供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位置”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书中电影院的画面放回到现实中,先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排数和座位号的排列规律,为后面的找位置实践活动做准备。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开始了。每个学生拿着电影票进入会场自己找座位,让有困难的学生和同龄人交流。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再比如“平均分”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元宵节给家人分饺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盆里的15个饺子分成五个小碗,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4.注意拓展其他学科的资源。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教师应该挖掘其他学科的可用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位老师在讲授“百分数的含义”时,要求学生根据“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十分之一肯定”这三个成语说出百分数。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说话。一位老师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从字母、汉字、国旗、交通标志中找出轴对称图形。这样加强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了学科视野,很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新教材真正体现了标准理念,版式设计体现了教材只是教学的基础资源,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提升空间,并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体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