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功过

张一生受到三方面的批判:一是两广总督时镇压黄花岗起义;第二,他曾经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第三,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了一个错误的职务。

张在广西任职期间,一方面镇压了各地汹涌的民变,另一方面也推行了一些"新政"。

广西位于新疆南部,地处边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因此,1907年,陆军部要求广西训练新军和一个镇(清末新军的基本组织单位,每个镇的官兵人数为12512,由兵、马、炮、工兵、辎重等兵种组成,由统制领导。镇由协、标、营、队、排、棚组成,基本相当于后来的旅、团、营、连、排、班,以五年满训为限。张积极支持陆军部的计划,并于年底成立训练所,训练新军,进行军事改革。广西是个穷省,筹集训练新军的经费很困难。张想方设法从广东海关的洋税中获得1.52万两白银作为训练新军的费用。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张要求从龙继光、卢荣廷等旧军中挑选精英,训练成新军。由于经费不足,到1910时,广西仅组织成龙州新军标和桂林混协,远非一镇(三协)。

因为连年战乱,广西很多地方都是农村贫瘠,人民穷困潦倒。张认为,恢复生产必须从开矿和复垦开始。在垦荒方面,他一方面实行官垦,另一方面鼓励商人主导垦荒。1909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广西围垦条例》,对围垦成功者进行奖励。在政府的鼓励下,民间掀起了一股创办公司、开垦荒地的热潮,全省成立了几十家开垦公司。在采矿方面,他做了几件事:首先,他勘测矿物。他任命留美矿工王崇友为矿工,负责全省矿产的勘测和开采,并聘请巴黎国立矿业学校毕业生张金生到和县(今贺州市)西湾地区实地勘测煤矿;二是开矿。张请清政府设立府河官署、府河煤矿和西湾锡矿。煤矿虽然在亏损,但是锡矿是盈利的;三是吸引海外华人投资矿业。他派人到海外,吸引华侨回国办矿,朱博文、叶恩等人先后回国在贵县(今贵港)、南丹、和县投资开采矿产。此外,张还鼓励私人集资开采锡矿,“让官绅商贾自来,冶炼出口出售”,使锑砂出口大增,生锑和纯锑由1,91的40008磅(英美重量单位为453克)增加到10000磅。他在组织现代企业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有:设立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职业建议路”;在桂林开办了“省公纺织艺术厂”,招收了300名学徒,采用新技术进行编织;在梧州设立炼锑炉厂,购置设备,招聘技术人员负责炼锑和测试;在梧州成立丝绸工业有限公司。这样,广西开始有了一些近代企业,为广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5438年至0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在全国各地设置新式学堂。张主政广西期间,非常支持这一政策,并先后兴办了各种学校。为了促进广西教育的发展,他把原广西巡抚黄怀森创办的体育学校改为优秀师范学校,目的是培养小学师范和中学教师。这所学校是广西最早培养教师的地方,是广西师范学院乃至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各地也办起了简易师范学校。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当时的省会桂林创办了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张认为实业的发展需要专门人才,所以他非常重视实业教育。先后在梧州创办蚕桑学校,在龙州创办边疆中等工业学校,在临桂创办广西农业实验场附属车间。65438至0909年,三所工业学校分别改为广西第一、第二、第三农业学校。这些学校从国内外聘请教师到广西教授科学知识,并购买新仪器、养殖动物和种子,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此外,他还创办了陆军小学、陆军干部学校、陆军测绘学校、法律学校、警察学校、监狱学校等军政法学校,培养军政法人才。65438年至0907年,在桂林创办土司学校,培养地方人才。还在图州县建立了小学,为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作出了贡献。

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官制。按照清政府的设计,在中央设立咨议局,在各省设立咨议局,作为组织地方自治的民意机关。经过筹备、顾问团成员选举和议长选举,广西顾问团于9月在桂林正式成立,1909。为了组织地方自治,张于1908设立自治局,随后在各地设立自治研究所和地方自治筹备处。在司法制度改革方面,根据清政府的要求,将广西的省司法厅改为法务部,负责全省的司法行政。它有三个部门:总务、审判和监狱。1910年6月,广西法院成立,高院成立。同年6月165438+10月,在梧州成立梧州地区审判庭和苍梧初级审判庭,兼设民事和刑事审判庭。清朝覆灭前,广西初步建立了现代司法制度。

此外,张还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创办报纸和图书馆,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建树。

广西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份,尤其缺乏人才。要守住“新政”,还得从其他地方借。张在人才引进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大胆吸纳了一批人才。1907,陆军小学创办时,聘蔡锷为学校总经理;1908年,广西军事预备厅成立时,邀请、李树成、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孙等来广西共同组织新军。随后,全国广招人才,先后有近80名军事人才来到广西。张还招募了一批金融、矿业和政法方面的人才。总之,在张当政时期,广西曾是一个新人聚集的地方。人才的引进无疑有利于广西的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