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标准概要(小学阶段)

基本思想:“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概念中的新提法:

1.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2.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3.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注重启发式教学。

4.正确对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5.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6.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四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念、基本活动经验。

双能:发现、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核心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觉、数据分析概念、计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四个领域的名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数与代数》的变化;

第一阶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初等算术(两步)”。

2.目标表达得更准确。

例如,它将“能够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改为“能够运用数字和数字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说明结果的实际意义。”

第二个时期:

1.体验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3.在具体情况下,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距离=速度×时间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况,理解等价关系,用字母表示。

4.方程的性质由“理解”变为“明白”,降低了难度。

5.将“简单方程可用方程的性质求解”改为“简单情况下的等价关系可用方程表示”

6.目标陈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图形与几何”的变化;

第一阶段:

1.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

2.目标陈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例如,“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方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视,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第二个时期:

1.增加了“了解行业”

2.目标陈述更加准确和完整。

比如你会“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改为“通过运算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统计与概率》的变化;

第一阶段: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来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不要求学生学习“规律”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平均值(第二周期)。

第二个时期:

1.统计的话,只需要一般学生会的意思。

2.加强对数据随机性的体验。

“综合与实践”的转变

1.统一了三个学习时期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的和内涵。

2.以问题为载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