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中的著名作曲家——刘晓庚教授
教授和硕士导师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
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专家
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飞跃彩虹特邀专家
波雅颂诗合唱团艺术总监
“我认识的老师萧庚,是一个异常执着的作曲家,热爱民族音乐,非常真实。他的音乐作品不太注重课本上提到的ABA或ABACA等音乐结构形式。他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故事。他非常重视自己音乐作品的剧情,更注重细节的表现。他通过收集歌曲获得的海量信息,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创作理念和手段,巧妙地赋予作品以灵动的生命。他善于挖掘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语言特征,并将这些音乐元素揉合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其具有以清香泥土气息的原始韵味和属于某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征,穿透时空的生命力。
他喜欢民族音乐。他认为,民族音乐从来不缺乏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只需要发现他们的伯乐,一个让他们发光的平台。就像萧庚说的,你能认出好的东西,就像那些藏在山里的音乐。他们没有流量,不能马上带来经济价值,但是他们宝贵的需求被看到了。
这就是我接触到的,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刘晓庚教授。"
音乐简历
1955出生于中国云南,1978入云南艺术学院,师从赵宽仁先生学习作曲,1983入四川音乐学院师从贺国文教授学习复调,1996入菲律宾亚洲礼仪音乐学院师从Francisco F.Feliciano博士学习作曲与指挥。从学生时代到现在,* * *创作了几十部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芭蕾、合唱、独唱、独唱、电影、电视、大型广场音乐等等。有的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的多次获得中宣部、文化部、广电部的国家级、省级奖项。他的器乐和舞曲,如《双人空中飞人阿昌射日》、《2000年幻想曲》等,曾多次在美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演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65438-0997年参加马尼拉第18届亚洲作曲家联盟代表大会,受代表大会委托为代表大会开幕式创作合唱和打击乐文身。演出非常成功。2008年7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郑律成国际音乐节及其以“郑律成歌剧王富运与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室内乐《歌剧王富运》组曲,该组曲因歌剧中精湛的技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而广受好评,并被聘为郑律成国际音乐节专家委员。
2003年,云南进入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历史时期。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承担作曲和组织培训的重要工作。以《一窝之鸟》为代表的一批新作,为云南人民争光,为云南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作和表演人才,受到省政府的好评。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贡献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优秀团员”、“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代表作品及获奖情况
交响乐《Dosa Abo》;
三重奏《一窝之鸟》(合作)获“五个一工程”奖;
合唱《萨利洛》《水母鸡》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
儿童合唱《萨利洛》获得央视2012儿歌大赛金奖;
合唱《醉在云的故乡》《美丽的白云》获文化部第十七届民族音乐作品三等奖;
合唱纹身(为深圳百合合唱团20周年庆典);一只Xi跳过月亮;
打阿花;纳西古曲寻调;
回家;水的牺牲;
合唱组曲《山韵随想》;
音乐专辑《河流之歌》;
合唱作品集《云南回声》;
喇叭独奏《景颇短歌》;
大型民间轻音乐《龙道节》(云南省政府1985赠送英国女王);
钢琴独奏《撒尼幻想曲》入选1997香港钢琴比赛曲目。
大型民族舞剧《泼水节》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舞蹈诗《母亲河》获“荷花杯”银奖;
《傈僳族人》获“莲花杯”舞剧、舞诗铜奖。
与音乐结缘,立志。
萧庚老师1955出生于云南玉溪峨山县,这里是音乐人聂耳母亲的故乡。他比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更早接触音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小耿老师在昆明华山小学读书。当时教他音乐的老师是孙,这门课也是他最喜欢的课。每天音乐课上,孙老师都会花15分钟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一个音乐家的故事。萧庚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巴赫、贝多芬等音乐界名人。
其实在孙老师之前,萧庚老师还有一个启蒙老师。刚学音乐的时候,他对二胡特别感兴趣,早晚都要练。直到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盲人在拉小提琴《北风吹》。他非常惊讶,跑到盲人那里仔细看小提琴。他不明白那把小小提琴里流淌出来的音乐怎么会这么美。从那时起,他就梦想拥有一把小提琴。而那个弹钢琴的盲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成了小男孩的第一个音乐老师。
刘晓庚老师对音乐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不需要父母手里的棍子守在身边,也不需要父母不顾风雨骑自行车送自己去老师家。他开始自学拉小提琴,没有教材,没有老师,甚至把那些流行的样板戏的主旋律都拉了下来。到他进入中学时,他已经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手。
一天,当他在学校农场工作时,来了几个说北京话的人。让北京人惊讶的是,在遥远的西南方昆明,当年有一个评剧团。为了移植样板戏,需要加几个搞西洋乐器的人。
于是,年仅15岁还在读中学生的小耿不顾父亲反对,瞒着父亲进了昆明评剧团,成为了评剧团的小提琴手。
刘晓庚教授:音乐创作要深入民间。
当刘晓庚考入昆明评剧团,成为一名小提琴手后,她避免了下乡,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1978恢复高考后,24岁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踏入大学,师从赵宽仁老师学习作曲。学生时代,他学习很努力,很少放假。即使在春节期间,他仍然留在学校练习写作。他的同学称他为“两个黑头的老红军”(萧庚先生在大学时的名字是刘红军)。
如果说小提琴开启了萧庚先生欣赏音乐的道路,那么赵宽仁先生用民族音乐学做田野调查,从文化入手做音乐研究,影响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相对于具体的构图技法,这种方法就像是刻进了他后期作品的烙印。
毕业前不久,萧庚创作了交响乐《多沙阿博》,讲述了一个彝族女英雄的传奇故事。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艺术学院任教。这个时候他特别想出去走走,于是去了四川音乐学院深造。当时川音的创作理论非常前卫,川音聚集了、何训田、贾大群、朱等一批新潮作曲家。萧庚老师跟随何国文老师专门作曲四大块:和声、复调、配器、曲式复调。
一年半后,我回到昆明。当时国内的新潮音乐发展很快,高校的人文精神很强。小耕老师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创作技法,是时候出好作品了。当时云南的音像出版业非常活跃,王菲的第一张专辑《风从哪里来》、《迷人的羽衣甘蓝》都是萧庚为她作曲的。萧庚创作的大型民间轻音乐《龙道节》曾作为云南省政府的礼物送给英国女王。
从此,萧庚在山野中走上了创作之路。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创作。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些珍贵的品种濒临迅速灭绝。如何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保留传统之根,发展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只有一步之遥。跨越这一步的路在哪里?当他走遍云南,收集民间传唱的歌曲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创作根在山野,在山、水、天、地、人、神之间。而他想把这些古老的歌谣合唱起来,让它继续流传下去。
创作音乐,促进民族音乐发展
在萧庚先生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几乎跨越了所有音乐流派的界限:交响乐、芭蕾、合唱、独唱、独唱、电影、电视、大型广场音乐...
在创作过程中,萧庚十分重视民族音乐中的“提炼母语”。所谓“提炼母语”,是指作曲家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的记谱法和声学分析,然后对音乐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母语元素进行粉碎、提炼和重组。比如,萧庚在创作《拾螺之歌》的过程中,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黎族人演唱中母语的发音和口型,然后将黎族词分解重组为副歌中的衬词。这看似简单,却很考验作曲家对音乐素材的提炼和创新能力。
“民族”、“本土”、“国际”是萧庚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重点。对他来说,“这是未来音乐创作的方向”。在他的合唱作品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元与交融,更体会到了创作的前瞻性。每一部作品都充满魅力,每一个声音都非常震撼。这种中国本土文化经验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结合,传统音乐素材与现代审美的统一,呈现出generate只有双脚深深扎根于自身文化土壤中才能产生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萧耕老师一直在做两件事,1,打造一个以壮族母语为核心的坡芽松树合唱团。这个由最普通的草根业余爱好者组成的合唱团,历经十个寒暑,参加了国内外的各种比赛和专场演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参与深圳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彩虹飞翔项目,建立以边疆少数民族母语为基础的儿童合唱团。目前已初见成效,更多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大都市高雅的艺术殿堂,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之美。
母语就像深埋在地下的大树的根。当人们看到茂盛的树叶时,没有人会注意树下发生了什么。依靠母语是一条极其艰巨而漫长的道路。作曲家写在纸上的符号只是艺术作品的源泉,最终的呈现离不开指挥和合唱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会继续钻山沟,成为“艺术家”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母语创作。萧庚老师坚信,沿着这条路,我们终将到达艺术的彼岸!
正如我国著名指挥家杨鸿年所言,“萧庚以他的艰辛探索,汇聚了云南民族音乐的精华,融入了世界民族音乐的长河,如行云流水,感人至深,美不胜收。也让我们在聚精会神聆听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了高原上的清新之风,萧庚的艺术创作必将赢得有意义的人生。”
作品欣赏
音乐大师学院是一家专注于合唱指挥教学、合唱团搭建与展示、少儿声乐培训的在线音乐教育平台。其主要职能是向音乐教育工作者传授合唱指挥和声乐教育的先进理念、体系和方法,帮助合唱团的建设和发展,为热爱声乐的孩子们提供学习机会,为合唱团提供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