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在国外投稿,被翻译成16种语言。现在是怎么回事?
1899年2月6日,盛成出生于江苏正仪,一个没落的汉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在年轻时就有了拯救国家命运的社会责任感。他才华横溢,雄心勃勃。12岁参加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受到被誉为“辛亥革命三少年”之一的孙中山先生的接见。14岁,考入上海某著名大学学习法语;20岁时,他踏上了去法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旅程;留学法国后,我积极参加国际左翼进步组织的活动,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盛成致力于政治活动,此外,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很有成就。
1928年,已获硕士学位的盛诚在法国巴黎大学任教。随着教学的深入,他越来越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他不得不更多地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于是,他以母亲为原型,结合中国的风土人情,写了一部小说《我的母亲》。小说诞生之初,几乎无人问津。当然,当地主要出版社不敢冒险出版一个不知名的外国男孩的作品。后来,他被告知,出版的最佳方式是邀请一位社会名人为其作序。
盛诚找到好朋友罗曼·罗兰,没想到被对方婉拒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法国文学的另一位领军人物,被誉为“20世纪的雨果”的保罗·瓦莱里。当保罗读完他的作品时,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过去“喜墨如金”的作家甚至回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序言,称赞它是“独特而朴素”的作品,因为它改变了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有了这篇序言,很多出版社在再次投稿后向盛成伸出了橄榄枝。那时,我的母亲成了最受欢迎的畅销书。这部颇具中国味道的小说在法国文坛引起轰动,在法国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盛成热”,盛成的说法更是不胫而走。许多政界和文学界的名人都争相与他交朋友。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我的母亲》轰动了欧洲乃至世界文坛。此后被16个国家翻译出版,发行量达百万。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将中国文化和道德带给西方人,促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1984年,时年85岁的盛诚先生被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他的事迹还两次入选世界名人录。时至今日,他的文章仍被法国文学界推崇,成为法国大学文科必读的“世界名著”,被收入法国中小学课本。
盛成是中国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