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课例
1.名读:说说你眼中的白杨吧。
2.默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在去()的火车上,我们看到了()。
3.再看文中的插图:学生默读一分钟,让生长在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然后让学生们轻轻闭上眼睛,我开始模拟课文,带着学生们去遥远的边疆,让学生们看到在某节车厢里有这样一位父亲盯着窗外的白杨,听到他的两个孩子在为窗外的白杨争吵。
4.总结:多么挺拔的一棵树啊!茫茫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只有一排排的白杨在眼前闪过,给乘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难怪这对兄妹会争吵。
5.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角色朗读兄妹对话。
6.是啊,这是什么神奇的树?请仔细阅读正文第12段,想一想:好一棵()杨树!
(1)指导阅读体验:读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你能穿上它读吗?(在不同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同,朗读时的声调和语调也不同。)
(2)选一个你喜欢填的地方读出来,读出你的感受。(个别阅读→评价阅读→质量阅读→同时阅读)
用这种方式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让学生逐渐了解柏杨的性格。
7.阅读说明
(1)用作者的心去感受作品,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绪,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
(3)阅读文章的节奏,包括句子的停顿,语速,重音的体现。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型,如反问句、排比句、反问句和比喻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的阅读方法,然后试着揣摩自己的感受。怎么读最能体现文章的感情。
8.分组朗读。
第一组显示:读1到3的自然断面,读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二组展示:读4到9的自然段落,读哥哥姐姐争论的句子。
第三组显示:读12自然段,读爸爸介绍杨树特点的句子。
第四组显示:读13到15的自然段落,读爸爸想表达的内心。
第五组显示:读16自然段,读出爸爸看到的几棵正在生长的杨树。
第六组展示:阅读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反问句、反问。
案例研究:
1,思想关注。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由于留给学生自主预习、展示、达标的时间较多,基本阅读技能的训练被挤出,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加强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制定一个计划。制定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以阅读计划。书中有哪些注重引导阅读训练的文章?什么是全文指导?什么是片段向导?一切都必须提前安排好。在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中,要明确提出这个时期要达到什么要求。只有把阅读计划做好,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
3.注意引导。老师可以从语音、理解内容、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发音要尽量正确、清晰、规范。要理解内容的引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语音、停顿、速度、语气、语调的指导。
4.仔细听着。组织学生认真听讲,每次听读都有明确的要求。老师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力和阅读效率。
5.学生评语:在朗读中,重视学生评语,其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在此之前要教会学生方法。当学生学会了阅读评论的方法,老师会少一些琐碎的分析,课堂上学生的声音多了,气氛活跃了,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同步提高了口语能力、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之,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坚持“让学生充分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整体,在阅读中感悟东西,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情感影响”。这样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