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恶写作文的心理分析
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为什么要写,写得不漂亮,是所有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学生自然就不怕写了。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构图”的定义来解决。但我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他们的回答一般是:“不知道,老师让我写。”可见很多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写作。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写出满意的作文?所以,要消除孩子对写字的恐惧,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写字的真谛。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定义是:“可以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从而表达某种意义或情感。”
一、作文内容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
可以说,对于任何一篇纪实作文,学生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都是绰绰有余的。那么,为什么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作文需要描述什么。就像做一条珍珠项链,几颗珠子就够了。一篮珠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不知道怎么用,却到处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要想作文有内容可写,当然不能局限于每学期几篇作文,但也不能不切实际,毫无目的地增加训练。而是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第二,作文是“描写”。描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刚开始学生很怕用文字写,因为用文字写要求太多,真的写不好。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先写一篇口头作文,让他们说出自己想写的东西,然后再写,这样会轻松很多。
我们可以用摄影来打个比方: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就是我们要拍摄的对象,口头描述就是拍摄的胶片,文字描述就是用胶片冲洗出来的照片。也就是说,写作文要经历一个从说到写的过程,怎么说就是怎么写。当然,口语对于写作来说要容易得多,学生说了之后自然不会觉得写作难。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个过程,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第三,作文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个目的可以是表达某种意见、观点,也可以是表达某种情感。
很多家长和老师经常感叹学生的作文是流水账。其实也难怪学生。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文。在他们眼里,作文只是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他们只是在完成任务,不得不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喜、怒、哀、乐等情绪,或者有很多意义、观点、想法要与人交流,而作文就是我们表达这些情绪或者与人交流的手段。
“写作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一种必备的能力。”当强迫成为内需,写作将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快乐。
第四,描述的要求是要“清晰明了”。这既是终极目标,也是途径、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对于初学者来说,写日记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或者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写日记才有意义。
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最终达到目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以终极目标来要求没有掌握相应方法和能力的学生,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2.孩子讨厌写字,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
很多同学遇到作文就叫苦连天,或者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或者自己编,自己处理。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使作文成为学生的负担。如何让学生从恐惧写作转变为热爱写作,从苦恼写作转变为快乐写作?在我看来,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孩子获取知识的重要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活跃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其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他们工作是违背心理学原理的,一切有效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兴趣基础上。”写作兴趣是学生主动写作的前提,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一,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写作文难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写作材料。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经历是用语言表达的。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就要以学习生活为出发点和中心,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丰富感情。为此,我在让学生写作文之前,有目的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带学生参观,组织班会,让学生在野外观察游戏,从而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发挥自然的情感。在写作之前,让学生选择一些材料,如将学生带入社会和自然,让他们进入市场和商场,进行一些购物活动。让他们在山坡上和田野里移动。收集,喂蚂蚁,抓蜻蜓。激发生活的兴趣,回到课堂上,说自己经历过的,写自己说过的,写真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作文。这样才能引起对作文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观察的习惯,很多好的素材没有观察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每次练习和写作练习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在不把学生带入自然的情况下自觉地写“早晨”,坐在教室里写,学生写不出什么名堂,多半是因为早晨的景色迷人,写不出来。然后,我带着学生们到田野里,到山坡上,观察到秋分的早晨,东方天空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鱼肚白变成了紫灰色,变成了红色,红色的云朵布满了天空,然后在冉冉升起,一轮红日。这样在写之前通过观察学生,就比前一个具体生动多了。一个同学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写下这句话:“向东方望去,只见东方的天空是鱼肚白,周围的白云先是由黑色变成紫灰色,然后慢慢变成红色。彩霞越来越绚烂,一切都渐渐被这红云笼罩,像穿了一套崭新的衣服。”所以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不感到头疼,就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素材。
第三,作文课堂教学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融合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在成长经历中也有欢乐和痛苦,心里也有很多有趣新奇的经历。我尽力去体会他们的情绪,善于启发学生写* * *,让学生的情绪像洪水一样汹涌澎湃。学生作文遇到困难,我会给他们指导和帮助,给他们鼓励和鞭策;当学生们在作文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时,我为他们的进步和成功而欢欣鼓舞。我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
第四,体验成功,让学生在肯定中获得写作的乐趣。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的写作得到认可。这个时候,他的写作欲望会不断膨胀,即使老师没有提出要求,他也会主动去写。因此,我在评价和修改作文时注重学生的肯定,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热情和真诚的欣赏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上一层楼,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我觉得在评判批改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惜地鼓励学生,评分时宽而不紧,用表扬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优秀的作文尽量打高分,甚至打满分,用“100%+超优分”来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肯定中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孩子讨厌写作文,其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闻到的等等都写下来。如果他不喜欢写作,不要对他说:写作文。一开始,你可以用一些文字来代替,比如对他说:你能把你看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吗?等待
暑假快到了,我们和他一起玩写作游戏吧!
记得不要让他天天写,他会烦的。如果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可能也不是什么大事。例如,如果他有一个最喜欢的晚餐,然后写他是如何喜欢它的。如果他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写下做的过程,也写下他的心情。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帮助他改正,可以启发他使用一些修辞方法和一些四字格的词语,让他在以后的写作中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并自觉使用。所以,父母帮助他热爱写作很重要!
一直对作文书印象不好。如果我能把他的作文打印出来装订好,他会对写作更感兴趣。
这样的训练一周两次就够了,可以循序渐进。一开始父母帮助他,逐渐让他独立修改,然后提高会更快。
永远记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放松下来,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孩子,你会发现他的优点。最后,祝你的宝宝成为一个小作家。
4.小学生作文心理描写【小学生作文心理描写】今天发了一个通知。我,孙鹤源,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明天颁奖。小学生作文的心理描写。
这个时候我正在上语文课,胳膊靠在桌子上,盘算着明天穿什么好看的衣服。不能穿灰姑娘的衣服,至少要穿公主裙!明天不能留长发,不庄重,就这样吧。更优雅。
不能穿运动鞋,应该穿高跟鞋!明天,我将成为一个小名人和中国最漂亮的学生。哈哈,我在城市大厅,坐第一排,第一个到。
一被叫到,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但我还是故作镇定,昂着头走上讲台。我站在台上,捧着奖杯,台下的观众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站在舞台的一边,观众看着舞台。我差点掉进蜜罐。孙鹤源!语文老师大声喊。
我被惊醒了。虽然你得了全国作文一等奖,但还是忍不住要上课!老师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学生们课后对我说:你太骄傲了...指导老师:孔樊棋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项基本功,能充分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感受,使之更加丰满真实。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人的言谈举止、外貌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等。比如你所在的班级,有四五十个学生,每个人的面相、脾气、性格、爱好都不一样。有的憨厚,有的乖巧调皮,有的说话像机关枪,有的说话有板有眼。
成为生活中真正的人——理性+感性的人。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大类。
直接描写主要有内心独白、表情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间接描写主要包括环境对比和动作语言描写。笔者将尝试以学生作业为例。总的规律是:1。题目是句子,句子中的动词往往是问句。
如:《我最爱的人》,标题如。2,标题是短语,短语中起描述和修饰作用的词就是问题。
比如暑假里的某一天,题目在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时间范围。3、标题是一个字,字本身就是标题。
简单评论一下上面的描述技巧。1,内心独白是你在心里对自己说的无声的话。
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说不同的话,这些不同的话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详细表达你在特定状态下对自己说的话,可以清晰地突出人物在那一刻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的内心活动。
它的象征性话语有思想、心理念叨、我对自己说等。例:丁...早上去看书了。
我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需要过渡的常见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内容发生变化的时候,一种是表达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指称是一种前呼后应的结构手段。
常见的参照情况有三种:开头和结尾参照(可分为点参照和解题参照两种)、引用中的相互参照(可分为远参照和近照参照两种)、小学生作文“小学生作文心理描写”。引用是使结构严谨、生动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作文灵活、密集,连接上下文,强化重点内容。
我心想:一会儿老师就要检查作业了。如果你想打动读者的感情,你应该写一篇抒情的文章。爱情是真的,文学是美的,只有爱情是真的,读者才能享受美。
但是因为星期天我很调皮,所以我根本没有做作业。以防老师检查我...唉,这次完了。如果老师问我,我会说,忘了,不,不,作业这么多,我怎么会无缘无故把语文忘了。但是,唉,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在家少玩点,把作业写完。天啊,下次一定改,老师。这次请饶了我吧,不要检查我的作业。
这一段的描写,是用独白的方式,把当时的紧张、担心、幸运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外表很平静,但内心斗争很激烈。通过作者内心的自言自语,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2.表情描写就是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情状态及其变化。有效的写作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写作积极性。
如上所述,很多学生因为写不好而变得害怕写作,讨厌写作,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写之前都有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这时候写作,学生的自信心会相应增强,积极性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发展,从而达到人物的立体效果。我的鼻梁上有汗珠。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层次是通过整体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顺序,扩展文章的结构和步骤来表达意义的结构单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以段落开头空格的形式从开始到结束。段落要意义单一,内容完整,长度适中。
过渡是指段落和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过渡方法有:使用关联词、使用过渡名、使用过渡段。
我只觉得手在往外冒汗,手上的汗在裤子上擦不掉,心怦怦直跳。很快,老师就会来找我。这一刻,我不敢抬头。
张,你做完作业了吗?老师微笑着看着我。当时学生的读书声已经从我耳边消失,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触电般站了起来,吓了老师一跳,老师示意我。
5.如何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说到写作,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怕写,写累了,不想写”。
作文是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复杂心理活动。由于它的复杂性,小学生“怕”它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学生不是不想写好作文,而是拿不动笔,成功了也无话可说。他们不愿意写完一篇文章,被老师指责很多次,让他们彻底尴尬。
最后,我退出了。大量的小学生因为不会写作文而对写作失去兴趣。他们面对题目不知道说什么,文笔艰涩,没有诚意。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应该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乐趣。”要达到这样的写作状态,很多老师都是憧憬人生,感叹的。
因此,要使作文教学有效,首要问题是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增强作文自信心。笔者认为,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的作文质量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也一定会有所改善。
小学生怕作文难的心理调节如何开始?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里我就谈谈一些做法:一、抓住本质特征,给学生减压。作文的本质特征是通过语言再现和反映生活。是作者内心的表达,是对生活的反思,不是矫情。
但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意境和华丽的辞藻,对小学生来说太高了。正是因为老师要求高,学生觉得作文难度太大,思想压力加大,所以写之前都很害怕。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概念时,一定要说明作文的本质特征,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神秘,难以上天,而只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参观冰雕”。起初,学生们发现写作很难。
我耐心地引导你。首先,我让你说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我让你直观地、着重地写出冰展的奇妙和美丽。效果真的很好,学生们不再觉得难了。他们都按时完成了作文。
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太苛求,对学生克服作文畏难情绪有很大帮助。第二,抓基本功,让学生稳步发展。
作文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他们不仅要知道如何选词造句,还要知道如何分段、布局、策划、确定中心思想。所以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同学语文基础差,基本功差,写作文很难。
根据这种情况,作文要从学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功,以说导写。口语表达训练从构词法、造句法,到让学生说几个词或一段话,并配上图片,然后写下来,学生很容易接受和做到。
二是指导学生写短文。比如记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等。,其中写日记应该是经常练习的内容。
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比如三年级侧重于提取好词、好句、好片段,四年级侧重于记笔记、写人物,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山水、物象,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
这样,通过指导学生拓展日记内容,可以从抄到写,从易到难,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为各年级学生写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训练学生分段、布局、写作、确定中心思想。
这样,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作文基本功,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学生的作文难度大大降低。第三,从实际出发,不要助长苗头。
小学生作文属于初级范畴,属于练习性质,笔头练习。新大纲还强调,从一年级开始,对写作感兴趣,愿意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直到六年级,可以写简单的事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过于苛求。否则,学生的作文热情会被挫伤,学生会对作文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一、选择作文题目时,从实际出发。
作文题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有新意,不要老套,让学生一看就喜欢。二是评作文时要从实际出发。
评作文不要看得太高,重点看几篇好作文。对中下水平的作文要多加点评,甚至鼓励那些题材不新颖,寓意不深刻,但句子还算通顺,进步很大的作文。
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觉得自己会写,会写作文。第四,培养观察能力,寻求写作素材。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小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这就需要收集和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所以要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看、听、摸、想。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提出自己的看法。
5.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灵活运用积累的单词和句子,能够写出流畅、连贯、具体的句子,并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经常反复练习,达到说、写、具体、生动、形象、恰当地准确表达意思的能力。朗读、背诵、抽象、写读书笔记是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
六、激发学生兴趣,灵活机动,上好作文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体验往往符合自己的兴趣。
6.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那么讨厌写作?一半以上的人讨厌写作,71.58%的人除了老师布置的文章,不想再写了。61.58%的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只看分数或评语”,42.4%的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这种作文教学的尴尬现象不仅存在于重庆的中小学,也是全国各地语文教育的典型反映。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加抑郁,这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质量。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学生对写作如此反感、厌恶、害怕?课外阅读量的减少无疑是主要因素之一。按照常理,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如果平时多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不仅会在无形中掌握任何写作方法和技巧,还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写作的灵感和冲动,甚至会打下终身受用的精神基础。作文只是一个人生活中喜怒哀乐的记录。
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已经没有心情和时间看课外书了。以前小学生还是不错的,上学压力不大,可以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现在,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高中的学生,都被绑在考试的战车上,没日没夜地淹没在作业和题海中。点,点,点,考试,考试,考试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课内外的主旋律。以练代学,以考代考,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师生关注分数的法宝。
同样,作文的极端功利目的也让作文显得狰狞,少了几分可亲可爱。写一篇作文。为什么?别的不说,就为了各种考试,就为了考个好成绩,根本就不是表达感情的需要。这种“赶上高楼就发愁”的痛苦滋味,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中小学生,真的很难解释。这样一来,作文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亲近和热爱作文呢?
阅读和精神体验的缺失,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无奈,以及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限制和束缚,让写作的兴趣逐渐被消磨殆尽。只能这样写,只能这样写,模块化的作文要求,适当的作文训练,让作文枯燥,语言越来越平淡。仅存的写作灵性和欲望终将消失。所以难免远离和拒绝写作,简单应付。
要改变中小学生讨厌写作的现状,首先要树立自信,克服对写作的恐惧,让他们自由、坦诚、自由地表达,然后慢慢规范;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扩大阅读量,打开作文的目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