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协商、沟通交流,实现师生在人格和地位上的平等,是一种客观要求。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完成教育内容,逐步实现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和教导,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是从根本上否定整个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确立的: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础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忠贞不渝的信仰。这就是课文的价值所在,要求教师在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盲目创新,排斥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三维目标的统一。而有些老师却把一些传统的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放在一边,甚至无视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搞一些冷漠的讨论和引申。比如有些低年级的老师在整节课上津津有味地教一首儿歌,学生们兴致勃勃。课后老师说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识字和写字。这不是忽视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吗?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值得借鉴。
第三,强调学生主动发言,忽视学生学会听。
新课堂理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要求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响应: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才华的空间;学生们兴高采烈,争相举手发言。但在“兴奋”的同时,学生“孤独”感的暗流也在悄然涌动――有些优秀的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往往老师抛出问题,他们就大喊:“我来!”我来了!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充当旁观者,等待优秀学生的“施舍”。当一个学生赢得了发言的机会时,其他一些学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如果教育只注重在课堂上营造热闹的场景,而忽略了“热闹”背后学生“利己主义”的暗流,没有组织好学生去听别人的发言,那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就无法落实,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也难以纠正。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吐露真情,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吸收他人的观点。
第四,把“解决所有问题”的课当成满意课。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生动活泼”。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就像一篇生动的散文,一件色彩斑斓的艺术品,语文课堂的“生动”需要教师灵活引导,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课堂上的阅读也变成了被动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用心去感受课文。他们“读到”的,只是建立在以往思维模式基础上的“微妙含义”。至于文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从得知。所以学生上课可以自己“读”,下课了学生就没问题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其实才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
如何走出语文教学没问题的误区?这就需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自由思考,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就应该用这个问题来鼓励和引导他们。
动词 (verb的缩写)学生写作——套用模式,写出你不认为的东西。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抹杀学生真情实感的现象依然严重。小学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是对老师的评价主要看考试及格。老师把一些作文程序和例题放在学生身上临摹,而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这的确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无法克服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个误区,教师首先应该是“有意志的人”。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学生充分了解现实生活,体验生活。一旦他们发现要写的东西,就会提醒他们及时写下来,帮助他们从普通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其次,帮助学生“积累”。通过记日记、随想的方式记下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养成及时整理材料的习惯,让自己的工作“瘦”下来。第三,教会学生观察,提高对生活的洞察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秩序、有重点地仔细观察,边观察边联想,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中有良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