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城镇的基础设施

武威米公庙原名宝金斋,是北宋画家米芾在第三年(1104)得知武威军队的消息时命名的。从嘉庆的《武威周志》和《墨池地图》可以看出,武威米公庙以前规模很大。

2001年8月,无为县政府以政府拨款、社会赞助的方式,启动了米公庙修复工程。根据古籍中保存的“墨池地图”,恢复了聚山亭、竹深的景观。一期工程于2006年9月底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米公庙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遗存”上。

第一,米芾在晋代提倡书法。他收集了王羲之的《王略帖》、谢安的《八五帖》、王献之的《十二帖》的墨迹后,取名为包金斋。目前有晋唐以来名家题跋150余幅。《宝金斋》原碑已不翼而飞,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于1960影印了宋拓《宝金斋法贴》十卷。现在收藏的碑文,一部分是后人摹仿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搜集的,主要部分来自前四川巡抚刘的后裔刘体仁家族“游配斋”的私人碑文。目前,无为县文化部门已对现存宝金斋碑刻中的精品进行了精选和扩充,如米芾篆书《宋真宗帝制王瓒》、楷书《巩俐杨熠官图》、赵孟頫行书《武侯师表》等。,先后出版了1-3系列《宝金斋碑刻选》。

第二,米菲是个石头瘾君子。他每天都在朝拜长袍里的石头(也叫张世)。《宋史传》载:“米元璋,守河时,闻河中有奇石,不知从何而来。人们认为它是不同的,不敢拿走它们。公命移州,为燕友之乐。”根据传说,这块奇怪的石头形状像一个岳父,有八英尺多高。米芾移步前朝,三访九叩,与石头结为兄弟,留下了“米颠拜石”的佳话。明代画家陈洪绶(陈老脸)画的《南宫拜石图》,清代画家张仿的《南宫拜石图》,现在都不存在了。后来武威太守张昆玉修建了“拜石亭”,武威太守方题写的“拜石亭”碑文留存于清末。安徽省图书馆藏有长洲刘德润在白题写的《米襄阳公白石图》拓本。图为米菲穿着长袍在石头前鞠躬。他身后站着一个小厮,手里拿着一把棕榈扇。扇子上画着云海。在石头的右下方,站着一个书卷气十足的人,手里拿着笔和砚台。这幅画是谁写的,有待检验。米公庙里的拜石已经失去了它的模样,但保存着它傲人的性格是非常难得的。拜石被视为米公庙的一大景观,极为珍贵。

第三,米芾在宝金斋前凿池建亭,业余时间在墨池读书,投砚亭台。“投砚止蛙”,池水全黑,故称“墨池”。这个传说历史悠久。旧志记载的亭名为“程健亭”,解放前后改名为“水心亭”,现在亭上的匾额叫“头雁亭”。和金塔一样,米公庙在1981年被安徽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公园是以绣溪命名的。它位于古城的西南角。有山有水,山是山治,林竹遮天蔽日;水是锦绣溪,碧波清澈,岸边杨柳摇曳,是游客观赏休憩的好去处。武威市,又名枝城,源于山治,出产紫芝。秀溪原与外河相连,建城后与外河分离。

相传溪中有一种特别大的珍珠蚌,常在夜间在水边开壳,吐出如月亮般明亮的光。锦绣溪在宋代一分为二,又称双溪。一堤之隔,水波荡漾,亭台楼阁掩映在柳条之中,十分妩媚可爱。如果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在小溪里划船,在大堤拱桥下散步,在两水之间漫步,或抬头看云,或看小鱼在水中游,或比赛划水,用歌声互相回答,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愉悦?

宋代,任唐太官的彝族人、魏公王之道,有一首关于锦绣溪的诗:“画桥雕槛接堤,绣溪旁有新人。千顷清水明日起,两束光映水。飞楼和厅堂不一样,古树就在不远处。信不信由你,青阳阴下有黄鹂。”清代鲁班班女士写的《绣溪春游》:“绣溪春来柳满,堤上游人如花。人们在花木丛中歌唱鸟儿,甘在任何地方都不是一首诗。”白话文的先驱李新柏是无为县湖龙人。早年在秀溪草堂师从方术时,曾写过一首《为六岳之师》诗:“轻烟大漠,雨露稀稀,画湖光山色不及。绿亭添一条草船,人间必有西湖。”可见,秀溪的风景很美。

因为位于城南,锦绣溪也叫南池。宋末有一首《南池》诗:“燕越城南麓美江,亭台绿树环绕。筐与蜡闲,竹乌花溪前走。”锦绣溪,俗称“观震潮”,据说是地震落潮形成的,年代无法考证。清嘉庆《武威周志》记载:“溪水干涸时,居民挖洞取水,直到超过张裕,然后树木挺立,就像当年房子的柱子一样。”秀溪公园风景秀丽,在许多诗歌中,“山治绣水”被称为美丽的武威古城。

解放后,“锦绣溪”改名为“秀溪公园”。政府先后投资在公园种植大量花草,建立动物园,收购游船,设置假山,修建砖木结构的五角亭。1958在园区山治开辟了烈士陵园,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随后建设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丰富了园区内涵。

武威市东北郊凤凰山金墩上矗立着一座桅杆式建筑,就是著名的金塔。相传南台寺住持邓公在宋真宗登基时建此塔,希望佛祖保佑普渡慈航一方。几千年过去了,古塔经过多次修缮,至今雄伟壮观。根据文献记载和古代建筑师的调查鉴定,金塔建于宋先平元年,即公元998年。它是一座木制亭子状的砖塔,有9层斗拱,高37米。平面是正六边形,边长3.4米。塔内有中轴线砖柱,砖阶绕柱盘旋至顶层。通道的墙上有一个佛教圣地。这是武威唯一的古塔,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古塔建筑之一。金阁寺、南台寺等原有古建筑早就被破坏了。1981年,金塔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塔是安徽省现存最古老的古塔。北宋初期,无为县佛教兴盛,僧人众多。于是在太湖(今西河)边建了一座庙,叫南台寺,然后在庙里建了一座宝塔,即金塔,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战乱的破坏,南台寺和金塔也经历了反复的动荡,由盛转衰,只剩下一座古塔。据文献记载,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对其进行了修缮,使古塔安然无恙。清末至建国,由于年久失修,塔身下部砖石脱落,塔顶破损开裂,树木丛生。文革期间,多亏了当地人的保护,才免遭劫难。1981年,省政府公布金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出巨资对金塔进行了全面测绘和修缮。现在金塔已焕然一新,成为重要的文物和旅游景观。景福寺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它坐落在武威市的景福寺(现武威中学),远离金塔,犹如武威船形地上的双桅。景福寺又名西寺,也是唐代贞观二十年(646年)僧人所建。宋代僧人怀玉建造了西寺塔,也被称为西门锥子。该塔高44米,为7层砖塔,雄伟壮观,已成为武威市的标志性建筑。西溪寺在解放前夕被毁,塔毁于1966文革,非常可惜。关于第二座塔有许多民间轶事。一个是“杨姐姐捐款22000元,、监造”的碑文。另一种是这两座塔是鲁班和他的弟子同时建造的,至今在武威地区广为流传。但经文物工作者审查,并无事实依据。

金塔、西寺塔、米公庙都是武威宋代的三大古建筑。除了上述景点和历史遗迹,还有一些著名的寺庙,如罗汉寺,城隍庙,夫子庙和二状元庙,讲述了武威市古老而文明的传承故事。

罗汉寺建于唐代。明朝嘉靖年间,大雄宝殿被焚毁,仅存五神殿“华光楼”。因为改名为武神庙,武神庙街(拜神庙街)也因此得名。后于清代恢复,改名延寿寺。抗日战争时期,该寺被侵华日军焚毁,遗址在朝拜寺街五华山北头。

城隍庙是城里最大的寺庙。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里面有几百尊雕像,包括正殿、后殿、左右殿、仪门和钟楼。庙前是娱乐广场,节日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没有著名的贡灯——“纱灯”作坊,集中在城隍庙街。庙前有井,明澈水清。相传纱灯笼就是用这种水画的,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1934年,城隍庙造像被毁,改为公教堂,1956年拆除。庙址在原县政府大楼和原县档案局办公楼附近。

夫子庙就是孔庙,在绣溪附近。清咸丰年间在今天的武威一中拆除,只留下了凌杏门和池畔。池旁有两口井,俗称“龙眼”。当许多井在干旱中干涸时,仅有的两口井是取之不尽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二井作为“四老”被消灭了。90年代,武威一中在原址修建了拱桥和双井池,再次成为一道风景。原夫子庙拆除后,在西街重建,位于武威师范学校和实验初级中学,这里俗称“洪门”。

二状元庙旧址在西街无为县实验小学附近。它是用来祭祀宋朝冠军焦丹和明朝冠军邢宽的。原来是第二个庄媛坊,一个在周至西(今武威市菜场、杏花泉小学)纪念焦道坚;一个是治东于州,纪念邢宽健。后来在西街建了第二座状元庙。清末民初,游手好闲的王贺天写下了《第二状元对联》:“宋状元,明状元,前贤顶礼膜拜,千古春风永可贵;科举人才,科学人才,古寺新学,问孰优孰劣,双溪秋水无声。”神社被毁已久,但于2001竣工,用一座长339米的九孔“状元桥”连接新老城区。位于二状元庙旧址以北数百米,直通新建学校武威三中。既是人们对两位冠军的怀念,也是新一代学子努力为国争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