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正确进行激励性评价

分宜二中梅方教育家狄多辉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发、唤醒和鼓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为了有效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真实的发展,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激励性评价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积极评价。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和丰硕的学习成果,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其学习活动处于“主动学习——鼓励性评价——进一步主动学习”的良好循环之中。小学的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文学性、情感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解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用于感性感受和创造体验,经常回答幼稚可笑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老师想要的答案,有时让老师一头雾水,毫无用处,不经意间就把一节课搞砸了。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一个更统一的课堂,往往直接给出结果或否定:“错”“错”“改”“重做”。不经意间阻止了学生的回答,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积极性。一次次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熄灭了学生答题的热情。面对学生的正确答案,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都是“很好,很好”,“很棒,很棒”。如此单调,一成不变,无法将鼓励和评价的内容付诸实践,让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好”和“伟大”在哪里。这一切看似流于形式,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缺乏艺术感,“每个学校都应该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由学习和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充分发挥禀赋和潜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好激励性评价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尽力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然而今天,它是面向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语文科目的答案往往是多元化的,师生是平等的,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老师不是事事说了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是好的评价;真正的激励性评价是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对此,教师要加强理论修养和学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及时激励。(一)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为本”的学习理念转变。也就是说,教师要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然后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展的学习目标,实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方案。(2)变“基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取向。让书本知识的传授服从并服务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即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语文课本的知识”要转化为“教师指导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知识”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3)将“静态备课”的观念转变为“动态设计评价”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改变以往对学生“全知教师”的观念,转变为课前“静态预设”的观念,然后根据学生上课学习的具体反馈,进行实时、灵活的调整。第二,坚持正面引导原则,注重激励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尽可能用激励性评价从正面引导。”曾有一句名言“正面鼓励胜于负面刺激”,可见激励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教育家吴昊先生说:“教一个孩子,不如教十几年。”批评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不如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一)鼓励学生主动尝试,教师适时地在新课程下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在课堂上,要变老师的“讲”为学生的“讲”,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话不正确,不到点子上,说不清楚。老师要及时引导和补充学生,让他们保持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一位老师经常说“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再试一次”,“我看到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于是老师适时的做了一个收尾,给他一个激励,一个动力。比如,另一位老师鼓励朗读中的加词、漏词现象:“第一遍错了很正常。”第二次是正确的。“这次没看好,还有第三次,第四次。”“放松,慢点,大家都在耐心听。”直到学生读对了,给予鼓励“太好了,你成功了!”“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获得了自信。(2)鼓励学生展示个性。教师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教育才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尊重,有话语权,积极主动,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自身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要创造思维的空间,不仅仅是书本,还要鼓励学生展示个性。比如在课堂上,分析了润土悲剧的根源。一个学生说,悲剧的主要根源不是当时的社会,而是他自己慢热的性格。“你种的东西只能烂掉,为什么不试着卖掉,就算送人,也比烂掉强好几倍”,可见人品多。刘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他的老师,说老师有扼杀学生个性的倾向。刘从小就喜欢写作。老师在课堂上读了他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写道:“这是作家对浩瀚宇宙的强烈呐喊。”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不置可否。幸运的是,刘拒绝接受,并继续向该杂志投稿。不久,他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3)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形成激励策略。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评价,不能“五指一样长”,而忽略其优点和存在。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努力挖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形成激励策略。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罗森塔尔的谎言(其实这个“谎言”就是“欣赏”)对教师有启示作用,影响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通过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将这种心理活动传递给学生,试图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变得更好。可见,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适当挖掘和激励,就会得到无限的发展。三、对学生不同的答案采取不同的激励评价(1)对正确答案的激励评价1。对于水平相当的,评价条款要多样化,面对正确答案,让老师评价得心应手。但有些老师的评价用语往往比较单一,学生要么“很好”,要么“真的很好”,无法评价学生答案的关键点。老师一节课下来,激励性评价全是“好”的回应,对学生来说不新鲜,对老师来说也没意思。教师虽然有“高深”的知识,却缺乏激励的技巧。导致学生不耐烦,没有回答问题的热情。而一位小学老师在一次阅读课上,对于多种激励性评价语言的使用:“读书真好”、“大家听了都佩服你读书好!”“这句话读得多好啊!请再读一遍,仔细听。”“老师被你感动了。”“你读得比老师好。”“到目前为止,你是最棒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了肯定能当播音员!“因此,这个班的气氛异常活跃。2.对于水平不同的人,一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品德、性格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的评价也不同。表扬和鞭策优秀的学生;肯定和鼓励中学生;宽容鼓励后进生。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成了打拍子和喊口号。无论哪个学生说得好,无论是素质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论问题的难度如何,所有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大喊:“太好了!太好了!你太棒了!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活动。只有来自心理,才能触及灵魂深处。“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对学困生。他们在课堂上练习的时候,即使写错了,只要字写得好,老师都要点头说:“老师真的很喜欢你的字。“当他们勇敢地面对简单的问题并正确回答时,老师应该倾听并点头说:“你今天真的很棒。老师很高兴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认同你。“……学困生的这种评价可想而知,他们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有了自主探索的内在动力,强化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2)答案不准确的激励评价现在的学生不再像以前大家认为的那样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来上课。面对老师的提问,往往会回答一些老师认为完全不正确的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么否定学生,要么忽视学生,给学生反复打击,新课程评价无法真正实施。一位女老师教白杨。新班伊始,我身旁的大屏幕上,多媒体课件演示着一排高大婀娜的白杨挺立在大戈壁上,风呼啸,飞沙走石。白杨挡风雨,俯视万物。老师:请仔细观察图片,告诉我你眼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生:白杨树形优美,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生长茂盛。(老师微微点头)生:白杨树又壮又高,像勇敢的战士抗击沙尘暴,守卫戈壁。突然,另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白杨一定是在抱怨老天不公平,把它安排在这么可怕的地方。它把脸(躯干)哭白了,悲伤的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学生们突然大笑起来。很显然,最后,老师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白杨的表扬中出现了这样的不和谐音符,尤其是在这么多老师都在上课的情况下,女老师有些尴尬和生气。她脸色苍白如白杨,淡淡地说了声“坐下”。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最后一个学生真的没有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面对这样一个不准确的答案,老师未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动力稍有磨灭。我还记得有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同学们,冬天的雪在慢慢融化,形成了什么?”有同学说:“雪融化了,变成河水,流到河里去了。”有人说:“雪融化了,长成了绿草。”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这时,另一个同学回答:“雪化了,变成春天了。”老师没有表扬他,而是批评了他,因为他的回答有点跑题。许多教育工作者遗憾地提到这个故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说有诗人的想象力和情感,可惜老师不欣赏他。美国的威尔逊曾经说过:“冷漠是最大的残忍。”对孩子创造性表达和激情思考的漠视,无异于给孩子脸上泼冷水。要知道,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纯真。他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考虑场合的庄重和老师的心情。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份童贞,世界才纯洁,才充满了真理。第四,在激励评价中注意“三个尊重”。(1)尊重学生的怪异,求异,求极端,都是与众不同,突破常规,这可能是创新的基础、表现和标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怪异,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你的思维是自由的。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有意义就行。”如果允许学生这样自由交谈,他们在课堂上就不会有任何顾忌。他们会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人文课氛围,这种氛围比理想主义的阿谀奉承要强十倍,哪怕是怪异无用。(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具有多维度的延展性。他可以顺应老师的意志,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可以逆着老师的思路,创造一个新的经纬,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允许学生犯错。关于有争议和不清楚的观点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思维方式,对学生说:“大家都很有道理,两种意见老师都赞同。”(3)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温伯格(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进攻’,不是人,而是自然。不在书上给你答案,而是努力与众不同,努力在书上找到不一样的东西。这种品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分最好和第二好学生的标准。”允许学生在挑战权威时有与他人不同的观点,鼓励“有自己的看法,这很好。”要及时捕捉和把握学生独特的思维成果,热情鼓励“小火花成就大文章”。“燃烧”出创新的火花,关注学生的一点点进步,及时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得到满足。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将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了所有的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和做好小学语文课堂的激励性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