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种途径和方法进行: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利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是塑造班级的良好氛围和良好行为,激发团体进步的精神。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是针对个别学生或群体的,也接受学生主动咨询。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专业性更强,教师要经过岗位培训。心理咨询室应有专职教师负责和专项工作计划,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除了满足心理咨询的要求外,还要增加儿童特色,让小学生一进门就喜欢,仿佛进了社团就开心。

(3)案例教育。小学生案例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咨询的补充和深入。案例的对象要有典型性,可以是智力优秀的学生、智力批判的学生、模范生、问题较多的学生。案例教育一般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学校接触很多老师,最好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案例教育,以负责人为主体,几个老师观察研究同一个对象。

(4)加强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在学科教育的同时,尽量渗透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学习文化知识,会事半功倍。

(5)自信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以名人为榜样来了解自己,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运动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实践证明,只要他们放手,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老师一句鼓励的话甚至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动作,都可能让一个后进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一生。接纳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心理教育成功的关键。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每当学生遇到挫折,老师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做任何事都要做好成功和失败的准备。如果失败了,就要认真吸取教训,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2.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和归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引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1)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呵护。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关爱,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个家长的义务。

(2)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往往习惯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就是老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较少,说心理话的机会就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心理倾诉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倾诉的机会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多说话。父母不应该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

(3)宽容和克制都很重要。家长要平等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必要的约束。太宽容导致溺爱,太严厉导致小爱。学校提倡多鼓励和表扬学生。父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快乐的性格不会在训斥中养成。父母及时的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表扬孩子和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构成矛盾。孩子快乐幸福生活的基础,始于鼓励和表扬。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代替学生个人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应该鼓励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放学后,让孩子们在空地上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的草地上晒晒太阳,满身泥巴,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和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助于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

3.开辟有益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区“关爱”教育网络。

整个社会区域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取决于学校教育、教师培训、社区环境和家庭氛围。努力实施“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方法,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致的健康心理。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积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尽力保证学生心理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健康发展。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 *关心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 *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