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西师版高一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
7页0理解,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没有一个是用0来表示的。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0表示标尺上的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正确写入0
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0表示标尺上的起点。
2.正确写入0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人们总是在节日期间放飞许多漂亮的气球。你见过他们吗?(幻灯片放映)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反飞之前有多少?数字是多少?飞完之后,孩子们没有气球了。你什么意思?
这将使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数字0(板书)。
二、教学实例1
孩子们没有任何气球。0是什么意思?它们都没有被任何东西代表。
给我看看吃鱼的图:(1)这图谁说的?你急着做什么?
(2)有多少条鱼?现在呢?
(4)有三条鱼。他们有多少人?现在没有了。你的意思是多少?
三。教学实例2
1,给我看看尺子图。
观察:尺子上有什么?0在哪里?尺子上的0是什么意思?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总结:尺子上这一段的开头叫做起点,用0表示,也在尺子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实例3
1,老师示范写0
2.学生们有空书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堂活动
1,第8页12
2.教师展示放大的网格图,引导学生认识网格。这里的0是什么意思?
从左3数到右,你发现了什么?
我还能看什么?
西师高一数学教案第二版教学目标;
1.在逛公园的情况下,探索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可以灵活。
2、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培养自主探究和迁移推理的能力,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觉得想学,喜欢学,就会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发展迁移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个人都有一个10包的注射包,棍子学习包,答题卡,练习纸,以及3个8加几,7加几和6加几的转盘。
说明设计描述:
本节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8,7,6的口算。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掌握口算方法,灵活口算。在设计中,通过教学环节的深化,让学生感受到“求异于多,求同于优”。比如在玩“轮盘赌”游戏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十点法”的便利,然后我觉得我在“用脑子”里根据不同的题目选择了灵活的方法来优化口算方法。口算的教学相当枯燥。在设计中可以通过生动的练习形式激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熟练口算。
第二部分是“运用数学”,该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①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的含义,体验同样的问题。观察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公式;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收集信息的手段。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一个问题情境
小红给你测了一下:9+5=
重点介绍“补十法”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她的朋友去儿童公园玩。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在教材第103页动态展示了买票的情景画面。
你会问什么数学题?(估计同学们能提出一个* * *多少人买票?这就引出了公式8+5=?)
第二,探索新知识
(一)例如,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8+5。
(1)小组讨论:如何最快的知道数字。互相交谈,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答题卡上。如果有困难,可以用注射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学生报告时,口算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重点是“十法相加”和指名答案。
8+5=13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
1023
(3)总结: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一个又快又好的方法来计算8+5=13。老师真替你高兴,学生真了不起!
2.小竞赛:转动转盘(教学实例2——突出十分法的优势)
1,教7加几和6加几,十法好处的第一感觉。
(1)看一大片绿色的草地。花儿向我们点头致意,鸟儿向我们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从这幅图中你能问出什么数学题?怎么解决?
天空中有七只鸟,还有五只在飞。天空中有多少只鸟?
一边有六朵花,另一边有五朵。草地上有多少朵花?
板书公式:7+56+5
(2)现在请用最快的方法计算7+5和6+5。
(3)要求学生介绍口算方法。
7+5=12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1032
6+5=11为什么5要除以4和1?
1041
(4)总结:看来十点法不仅能给9加几,还能给8、7、6加几。
(二),教8,7,6加几。
1.分组播放转盘。(8分钟)
(2)写得多、写得快的小组所做的报告数(只需要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计算方法),
(3)告诉我如何快速准确地口算。
3.动动脑筋(教学例3)
(1)可以加到十算8+9。你能想到更快的方法吗?学生可以自由回答。
①8+2=1010+7=17
②9+1=1010+7=17
③9+8=178+9=17
本文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相同时,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和不变。
(2)你能用最快的方法计算7+9和6+9吗?
第三,巩固练习
1,圈,算。
教材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教科书第104页,问题2
3.乘火车
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车票(口头卡),上车前必须先算好车票上的三个公式。然后按照车票上的号码上车(一共有四趟车,分别是15、14、13、12)。老师从8、7、6和几个点中选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四,拓展延伸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种胡萝卜?那只灰兔子呢?
学生的游戏,有“智慧之星”和老师的巡逻指导。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
今天我们学习了“8加几,7加几,6加几”。计算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最多加十个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到数不变的规律)
西师高一数学教案第三版教学内容:
5以内的数字相加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学会如何阅读加法公式,进行5以内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行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具体生活情境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盘,棒,数字卡。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吧。
你好,同学们,请坐。
第一,小朋友,我们之前学过5以内的数的除法。让我们拍手,一起说。
学生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这个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个同学看到了鸟,那个同学看到了桃子。孩子,我们看一幅图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找出图片中相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条不紊地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你告诉我。
说得好:左边4只鸟,右边1只鸟。
你告诉我。
那很清楚:树上有四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告诉我。
他说关于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两只猴子,树上有三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还好他在山上找到了五个孩子,1朵红花,2朵黄花。
第二,学生很棒。他们发现了如此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来看看。这本书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有多少只猴子?
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
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信息和问题:
岩石上有两只猴子,树上有三只猴子,树上有多少只猴子?
那是非常完整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哦,你说通过数数。让我们一起数数。
1, 2, 3, 4, 5, 5.
还有别的办法吗?
让我们用棍子挥动它。
用一根棍子代表一只猴子,左边放两根代表石头上的两只小猴子,右边放三根代表树上的三只小猴子。把它们放在一起你就知道一个* * *里有五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2+3=5。
你见过这样的公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吗?
学生很棒,知道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这个公式怎么读吗?
我们一起念:3加2等于5。
2.我们已经解决了猴子问题。根据以上信息,能不能问出不同的数学题?
这位同学问:一个* *,有几只鸟?
那位同学建议:一个* *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
你能列出公式吗?
谁来告诉我你列出的公式?
你告诉我。4+1=5 2+2=4
谁能说出4+1=5中的4和1分别是什么意思?5是什么意思?
你来。
太好了。这里,4表示左边四只鸟,1表示右边1只鸟。5表示一个* * *有五只鸟。
2+2=4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告诉你的同桌。
第三,独立实践
同学们,看这张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知道了加号,也知道了加法是用来计算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自主锻炼。
问题1,用你学校的工具放在桌子上填。告诉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问题2。请自己填写。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填的?
3+1=4 2+3=5
和他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很棒,没错。
第三个问题,比较一下,谁对谁快。
现在让我们看看谁能把它做好。
表扬自己做得这么好。
第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一课。你是怎么找到数学资料的?提出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操作的?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很棒。这堂课就讲到这里。再见,同学们。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正确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索和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游戏引导人,激发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吧,好吗?
老师拍手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加10等于几?
学生:邵老师,我告诉你,9加1等于十。
【点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新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0的作文不仅针对密码游戏进行复习,也为学生探索8加7的算法提供了基础。]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识
1.教小号画画。
(1)问题:这是小图。谁能解释一下这幅画的意思?
可以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如何形成?
【点评:让学生先谈想法,再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问题:什么是8+7?你能从图中看出来吗?在群里说说吧。
(3)谁来告诉我你的想法?
学生在交流时可能会有以下想法:
(1)一个一个来。
②左边八加二是10,10加五是15。
③右边七加三是10,10加五是15。
(4)两个箱子***20格,现在空了5格,就是15。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时,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小号运动的过程。
【点评:教师充分利用专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上述不同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一种算法表现出对动作的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二种算法表现出对图形的把握倾向,这类学生对图形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第五种算法表现出抓符号的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较高的认知水平。]
2.教学简笔画。
(1)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计算8+7=15。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么想的吗?
小青椒放一根棍子算。请在群里说说。它在想什么?说出它的名字。
动画演示,学生填写方框中的数字。
(2)小蘑菇和小青椒的思路有点不一样。请在群里说说。通过名字交流。
【点评:设置帮助小青椒和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写方框中的数字,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什么一样?总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十法。
3.(1)想想做教学中的1题。
计算前请与你的学校工具放在一起。学生讲完后再交流。
(2)(电脑显示出来,想着做第二题)我们来玩一个圈十游戏。先圈10,再算。
(3)思考教学。问题:不看图不放棍子你也这么想?请填写这本书。
问题:计算8+9时,你还能想到哪些相关公式?
谁说点什么。学生可能会想: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8+9=17。
③因为8+10=18,8+9=17。
④因为17-9 = 8,8+9=17。
【点评:让不同的学生展现不同的思维过程,让他们有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总结:我们在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到之前学过的公式。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电脑显示出来,想着做第四题)你能快速算出这些题的数量吗?
学生口头回答。
【点评:通过问题组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一个小的数加到一个大的数上,可以用所学的公式直接计算出这个数,同时认识到两个数相加,位置互换,和不变。]
第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显示8加几的问题,学生口头回答,引导他们发现,只要把相加的数除以2加几,就知道这个数大于十。总结:这个规律发现了,就正确了,也快了。
【点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观察比较,从而找到8加几的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又能培养学生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2。电脑显示7个以上的问题。问题: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个7加几的规律?谁能快速算出这些问题的数量?
3。组织一次口算比赛。每个男孩和女孩将派一名代表,其余的人将做手势。
第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问题:光知道怎么算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会用我们的大脑,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看,面包店里有三袋面包,第一袋有九袋,第二袋有八袋,第三袋有六袋。幼儿园的王阿姨准备给班里15的小朋友准备零食。你觉得哪两个盒子比较合适?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总结: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点评:老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做出分析、估计和判断。解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程教学中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讲解和反复规范的算术语言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进行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获得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个性化的过程。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的设计思想:
利用连续加减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尝试计算加减法的混合题。通过学习经验的迁移,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从老师的角色中退下来,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不同资源。发挥优生的作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自信和意志、态度和习惯。因此,教材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题,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内容分析:
教科书第75页把加减法混在一起了。加减法后排列,采用同样的排列方法。目的是通过连接加减法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混合计算。教材中安排的生动的插图,有助于学生从观看第一步计算的数的第二步,逐渐过渡到在头脑中记忆第一步计算的数来完成第二步的计算,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情况分析: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加减公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需要两步才能算出结果的公式,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第一步的计算,然后利用第一步进行加减,再进行第二步。这节课的加减混合也需要分两步算。有了上一节的基础,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加减法混合计算中的另一个难点——由于前面两个例子的计算步骤所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计算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可以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2.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解题:能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学习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题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数字。
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步的计算数。教学的关键是理解公式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培养记忆能力。
教学策略:
1,利用连续加减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尝试计算加减法的混合题。通过学习经验的迁移,让学生大胆尝试计算。
2.从老师的角色上退下来,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注重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不同资源。发挥优生作用,开展湖际互助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回忆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件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在操场上画游戏的图形。
4.教学工具的设计与准备: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一个情境
1,复习备考
看公式编个故事,然后说说计算的顺序。
3 + 4 + 2 = 7 - 3 - 2 =
老师:看这两个公式。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可以聊聊身边的事。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三只鹿在森林里寻找食物,很快来了四只,然后又来了两只。现在有多少只鹿?)让学生先讲什么算什么再讲什么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讲7-3-2 =的计算中减去哪两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和自己讲故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公式含义的理解,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结合实际。同时,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2、激情质疑。
电脑显示森林和湖泊,天鹅快乐地玩耍。
看啊!这里有什么?
根据学生对图片的描述,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第二,探索新知识
1,介绍新知识。
老师:为了欢迎我们,小天鹅们跳起了天鹅舞。
(1)老师的电脑演示:四只天鹅在湖上,三只天鹅在飞。看到这个场景能不能问个数学问题?
生:湖里有四只天鹅,三只天鹅飞进来了。湖里有多少只天鹅?问题。
老师:湖里的天鹅怎么排列?老师根据答案在黑板上写下:4+3
(2)老师操作屏幕,出现湖中七只天鹅飞离两只的场景。
老师:湖里的两只天鹅洗了个澡,拍着翅膀飞走了。现在有多少只天鹅?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3后写出-2,完成公式,读出公式。
(3)观察:这个公式和我们刚学的加减法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学生畅所欲言。)
(4)引导话题:像这样的加减运算都有,我们称之为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法。)同学们一起读题目。
2.类比查询算法。
(1)谁能再读一遍这个问题,对照图片说出4+3-2的含义?(姓名)
(2)那么如何计算4+3-2呢?
①学生讨论。
②学生报告。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标明公式4+3-2中的计算顺序。
③教师总结。(在黑板上写5个。)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有效突破新知识的重点。
3.研究实例2。
老师:在美丽的小湖上,天鹅发生了新的变化。(电脑演示修改例2:湖里五只天鹅,两只先飞走了,然后来了三只。)你能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意思吗?
(1)学生说图,说意思。
(2)可以问什么问题?
(3)谁将做陈述?(学生回答,老师写在黑板上。)
(4)尝试计算5-2+3。
(5)交换报告计算流程。
生:先数5-2。据学生说,老师在屏幕上闪了一下。
老师:为什么先数5-2?
生:因为图中,五只天鹅先飞走,两只天鹅飞走。只有用减法才能算出三只天鹅飞走后湖里还剩几只天鹅?
老师:第二步加哪两个数?
生:是5减2的数,3加3。(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公式前面的方框里写2,并在屏幕上闪现。
4、师生* * *相同总结:加减混合计算顺序。(从左至右)
设计意图:教学中支持与释放、观察与概括、加减法的结合,培养观察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反馈练习
1,坐车(电脑演示:车上有6名乘客。到站后,他们下了2路车,但又上了3路车。)。
(1)表示意思。
(2)提出数学问题。
(3)公式计算。
2.引导学生放置棍子。先在桌子上放7根,再拿3根,再加4根。让学生根据挥棒的过程完成公式7-()+()=()。并让学生结合挥棒的过程,说说公式7-3+4=8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3.户外游戏。
(1)老师提前在操场上画了一幅画。
(2)带领学生到操场上,选出三名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活动,看谁能计算正确且速度快。
5+3 -2 +4 -5 +3=
8-6 +4 +2 -3 +5=
7+2 -3 -4 +5 +3=
1+4 -5 +7 +2 -5=
8-1 -3 +6 -7 +3=
2+6 -6 +5 +3 -8=
这样有助于学生感受加减乘除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4.回到教室继续练习。
(1)显示:做吧。
(2)学生列计算。
第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加减和加减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