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热爱的家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幼儿园活动设计。
—“我爱我的家乡”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背景和设计思路
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们,他们今天的生活是极其幸福和快乐的。但是,幸福的一代不能“活在幸福中却不知幸福”,现代信息社会的小市民也不能“对窗外事充耳不闻,专心读圣贤书。”“谁说家乡的美不美”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基于上述初衷。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家乡的今天,了解家乡的过去,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和祖国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的感情,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次主题活动以“谁不说我家乡好”为中心,以小课题调研为基本形式。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孩子们可以自主制定一些关于家乡变迁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访谈、采访,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工业经济等进行信息收集和加工。,可以提高学生的怀旧情绪,培养他们热爱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采访、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2.知识和能力目标:
(1)带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这一实践活动,学会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态度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交流,使学生在“大语文”理念的实践中充分发展知识整合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的重点
(1)带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这一实践活动,学会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态度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活动难度
1.通过观察、采访、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2.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交流,让学生在“大语文”理念的实践中充分发展知识整合能力和大胆创新,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准备:相机、录像机等。
学生准备:调查设备的准备,提前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提前联系相关人员。
不及物动词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以设计制作为主,主要流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问卷制作;在实施阶段,强调社会调查和体验式学习,主要流程为调查、访谈、调查方案改进和资料整理;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陈述、交流、总结和评价;拓展阶段主要是活动的推广和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项目的规划和准备阶段
(1)活动时间:65438+上课0 ~ 2课时。
(2)教师指导过程:
1.创建场景并生成主题。
(1)对话导入:
同学们,谁不说我的家乡好(谁不说我的家乡好),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石桥(赣榆县)吗?你关注过家乡的天、地、人、昨天、今天吗?你认真想过家乡的变化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大家“大开眼界”,去发现家乡的美,去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好像我们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怎样才能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呢?我的家乡可以是赣榆,也可以是石桥。你认为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协商生成一个主题:“谁说我家乡好”。(板书题目)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老师: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调查研究我们的家乡呢?
孩子们发表意见后,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以下调查点:工业农业的调查范围,自然风光的调查,家乡风土人情的调查。
3、访谈调查方法指导
(1)老师:调查要考虑什么?
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应该调查谁?调查什么?怎么调查?三个关键问题。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思考问题,联系面试官,礼貌交谈,携带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问题,指导应对策略。
(3)学生的主要活动:
1,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方案。
(1)根据以上归纳,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和居住的地点选择合适的考察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组调查家乡的工业农业,第二活动组调查家乡的自然风光,第三活动组调查家乡的风土人情,第四活动组调查家乡的过去、现在、未来。
(3)各小组的任务要因人而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生活条件选择合适的岗位。编制:组长、记录员、摄影师、采访员、信息员、调查报告撰写员、调查结果报告员。
(4)设计小型研究活动计划。
2.设计调查问卷
学生讨论问卷的设计。
第二阶段是项目实施和询价阶段。
(1)活动时间:课后2-3周。
(2)活动方式: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采访相关人员,或单独练习。
(3)学生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家乡工业农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员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选取部分企业和种粮大户进行走访调查,并在党委办公室进行统计,主要调查2008年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如种植企业、生态园区、种粮大户、招商引资等。
(2)家乡自然风光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离家乡最近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中开展考察活动。
(3)家乡风俗民情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员的指导下,提前与镇文化站的辅导员和对方村的艺术家取得联系,调查家乡的风土人情。
(4)对故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察。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员的指导下,随机抽取几个村的中、青、老三级农民开展调查活动,主要是调查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
2.收集信息
1.与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方式。
根据方式的不同,分为五组:访谈组、调查组、考察组和参照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分组。
2、分组集合,确定集合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和通讯设施、手段的变化。
调查组:走街串巷,实地走访,调查道路交通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其衣食住行的变化。
参考组:去阅览室、图书馆、社区、档案馆等地搜索、阅读有关家乡变化的信息。
3.时间:两周。
4.整理材料,制作小报。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收集的信息比较分散,数量众多。所以我有必要要求学生学会选择和整理材料。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很多。沟通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整理资料的时候,你首先要根据收集到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安排更多、更细、更详细的与重点相关的材料,其余材料可以省略甚至不用。
(2)、按键,确定表格。
在收集了大量的信息,确定了重点之后,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上报了。形式的选择可以是八仙渡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摄影、录像等。当然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
(四)教师指导的重点:
强调调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问题,带上调查工具,包括问卷、访谈笔记本、摄影工具。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提问简洁,注意语言礼貌,给人好印象。
第三阶段是项目的总结和沟通阶段。
(1)活动时间:上课2 ~ 3课时。
(2)学生的主要活动:
1,群聊,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1)在调查实践中采取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你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你通过调查了解到了什么?
(3)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你对未来的活动有什么新的计划?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个学生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反思。
2.研究成果的呈现:成果的呈现方式由小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展现收集信息的全过程或收获、参与活动的体验。
教师指导侧重于:
1.资料员和整理员需要整理和展示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2.做好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中的要求,从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3,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生成性问题,并延伸活动主题。
4.指导学生外出考察时注意安全,善于发现交通违法行为。
5.教师评价总结。
(1)把颁奖的权利交给每个学生,获奖者将通过他们的讨论和评价产生。荣获“最佳采访者”、“最佳摄影师”、“最佳记录者”、“最佳资料整理者”等奖项。
(2)结合调查结果,制作学习园地。
(3)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标准。